桧亭示和涯翁慈恩寺二诗次韵奉答(其一)
明 · 顾清
慈恩寺前海子头,谢傅锦衣怀昔游。
委巷曲街人尽改,石桥斜日水还流。
山林本是当时意,霖雨何期此日收。
莫唱阳春满都下,明朝传入凤凰楼。
委巷曲街人尽改,石桥斜日水还流。
山林本是当时意,霖雨何期此日收。
莫唱阳春满都下,明朝传入凤凰楼。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顾清的《桧亭示和涯翁慈恩寺二诗次韵奉答(其一)》描绘了慈恩寺前的景象以及诗人对往昔的回忆。首句“慈恩寺前海子头”点出地点,海子头即池塘边,暗示了寺庙的宁静环境。次句“谢傅锦衣怀昔游”借谢傅(谢安)的典故,表达诗人对昔日繁华的追忆,穿着华丽的锦衣游览的场景历历在目。
第三句“委巷曲街人尽改”,通过描绘街道的变化,反映出时代的变迁,人事的更迭。第四句“石桥斜日水还流”则以静态的石桥和流水,寓言时间的流转,即使人事如梦,自然景色永恒。
第五、六句“山林本是当时意,霖雨何期此日收”进一步抒发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过去的感慨,山林的意趣曾是当时的向往,而今日却只能期待雨过天晴。
结尾两句“莫唱阳春满都下,明朝传入凤凰楼”劝诫人们不要沉溺于过往的繁华,因为美好的事物终将过去,应珍惜当下,期待明天更好的时光,这声音或许会传遍京城。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历史的怀念,又有对现实的反思,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的风雅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