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宜禅颂见谒
宋 · 释慧空
宜禅谒老空,先自著便宜。
分明金弹子,博得粪球儿。
把得急抛下,堂堂空手归。
前路逢人问,如何举似伊。
分明金弹子,博得粪球儿。
把得急抛下,堂堂空手归。
前路逢人问,如何举似伊。
鉴赏
这首诗以禅宗的智慧为底蕴,通过生动的比喻和简练的语言,展现了禅者的生活态度与修行境界。
首句“宜禅谒老空”,点明了主人公前往拜访一位高僧,寻求禅悟的场景。“老空”二字,既指年长的僧侣,也暗含空寂、空性的禅理。接下来的“先自著便宜”,则表明了主人公在未见高僧之前,就已经有了对禅悟的某种理解或准备。
“分明金弹子,博得粪球儿。”这里运用了鲜明的对比,将珍贵的“金弹子”与低贱的“粪球儿”相对比,寓意着在追求真理或禅悟的过程中,可能会遭遇世俗的误解与轻视。然而,真正的禅者并不在意这些外在的评价,他们更看重内心的觉醒与真实的体验。
“把得急抛下,堂堂空手归。”这两句描述了禅者在经历了内心的挣扎与思考后,最终能够放下一切外在的束缚,回归到内心的真实状态。这里的“急抛下”象征着摆脱世俗的羁绊,“空手归”则意味着心灵的自由与纯净。
最后两句“前路逢人问,如何举似伊。”表达了禅者的智慧与慈悲。在未来的道路上,当遇到他人询问时,他们能够以自己的体验与理解,引导他人去探索和领悟禅的真谛。这不仅是对禅者自身修行成果的分享,也是对众生的关怀与指引。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寓言式的叙述,深刻揭示了禅宗修行的核心——放下、觉醒与慈悲,以及在世俗与真理之间寻找平衡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