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居士挽词
宋 · 林季仲
孝友从初岁,温恭见隐居。
谁云不为政,只此是知书。
末俗惟多伪,何人得似渠。
春江照丹旐,恨亦到龟鱼。
谁云不为政,只此是知书。
末俗惟多伪,何人得似渠。
春江照丹旐,恨亦到龟鱼。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孝友: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初岁:幼年时期。
温恭:温和恭敬。
隐居:日常生活中的平淡。
为政:参与政治。
知书:有学识,行事符合书卷气。
末俗:末世社会风气。
伪:虚伪。
渠:他,指代前文的孝友之人。
春江:春天的江水。
丹旐:丧旗,表示哀悼。
恨亦到:哀痛也波及到。
龟鱼:水中生物,象征哀愁能传达到。
翻译
自小就懂得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温和恭敬的品质在日常生活中显现。谁说这样的人没有参与政治?他只是以读书人的方式行事。
现代社会风气虚伪浮躁,有谁能像他那样真诚呢。
春天的江水映照着丧旗,连鱼儿也感受到那份哀痛。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季仲为项居士所作的挽词,表达了对项居士孝顺友爱、温和恭谨品格的赞美。首句“孝友从初岁”赞扬了项居士自幼就具备孝顺和友爱的美德,第二句“温恭见隐居”进一步描绘了他的谦逊与淡泊。诗人接着指出,尽管项居士并未在政治上显赫,但他的知书达理和真实品性却比那些表面上为政者更为可贵。
“末俗惟多伪”批评了当时社会风气的虚伪,而“何人得似渠”则再次强调了项居士的高尚品质无人能及。最后两句“春江照丹旐,恨亦到龟鱼”,以春天江水映照着丧事中的黑色旗帜(丹旐)和水中游动的龟鱼,寄托了诗人对项居士离世的哀思,以及对世无知音的遗憾。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比和景物描写,深情地赞扬了项居士的人格魅力,同时也对社会风气进行了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