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吉甫嘱题画石
清末民国初 · 许南英
是何意态雄且杰,小者玲珑大者凸。
我是南宫小米颠,袍笏见君腰为折。
山东之东羽没棱,岭南之南鞭见血。
九重高拱女娲皇,请君为补苍天缺!
我是南宫小米颠,袍笏见君腰为折。
山东之东羽没棱,岭南之南鞭见血。
九重高拱女娲皇,请君为补苍天缺!
鉴赏
这首诗《辜吉甫嘱题画石》由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诗人许南英所作。诗中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石像图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石头的形态与力量感。
首先,“是何意态雄且杰,小者玲珑大者凸。”这两句以问句形式开篇,引人入胜地描述了石头的雄伟与独特姿态,无论是小巧玲珑还是硕大凸起,都充满了生命力和力量感。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不同大小的石头特点鲜明地展现出来,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
接着,“我是南宫小米颠,袍笏见君腰为折。”诗人自比为“南宫小米颠”,以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对石头的敬畏之情。在诗人眼中,即使是小小的石头,也足以让他的腰折服,形象地表现了石头的重量与威严。这一句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流露出一种谦逊的态度。
随后,“山东之东羽没棱,岭南之南鞭见血。”这两句进一步扩展了石头的形象,通过地理方位的对比,赋予了石头更加丰富的象征意义。山东之东的石头可能象征着坚韧不拔的力量,而岭南之南的石头则可能蕴含着某种残酷或牺牲的元素。通过“羽没棱”和“鞭见血”的描述,诗人巧妙地将抽象的情感与具体的自然景象相结合,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最后,“九重高拱女娲皇,请君为补苍天缺!”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以及对修复天地和谐的愿望。通过向女娲皇(传说中的创世女神)祈求,诗人希望借助自然之力来弥补天地之间的缺失,体现了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综上所述,《辜吉甫嘱题画石》通过生动的描绘和丰富的象征手法,展现了石头的独特魅力,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和谐世界的美好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