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别石篑(其六)赏析

别石篑(其六)

明 · 袁宏道
南山有禽,其字曰希有,壮山有鸟,其名曰凤凰。
两鸟排云扶雾入虚空,虚空莽莽四顾绝稻梁。
下界岂无七寸之粳米,争奈网罗缬缬常高张。

鉴赏

这首诗以奇特的想象和深邃的寓意,描绘了凤凰与希有鸟的对比,以及它们在广阔天地中寻找生存空间的艰难。诗中的“南山”、“壮山”象征着自然界的广阔与神秘,“排云扶雾”则展现了这两只鸟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形象。

“虚空莽莽四顾绝稻梁”,描绘了天空的辽阔与鸟儿面临的困境——食物的稀缺。这种情境不仅反映了自然界的食物链规律,也隐喻了人类社会中资源分配的不均与竞争的残酷。

“下界岂无七寸之粳米”,诗人在这里巧妙地将“七寸之粳米”与“网罗缬缬常高张”相对比,前者代表了生活中的资源,后者则是对获取这些资源的限制与挑战。通过这样的对比,诗人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以及对自由与平等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借物抒情,通过凤凰与希有鸟的遭遇,探讨了生命存在的意义、自然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个体在面对困境时的坚韧与智慧。它不仅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刻的思考,也体现了明代文学中对自然与人性的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