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会堂为姑苏唐以敏题
明 · 韩雍
新筑茅堂傍竹林,茅堂隐隐竹森森。
朋簪累盍薰陶久,丽泽相资造诣深。
明月半窗无俗侣,清风一曲有知音。
何时归棹吴江上,共挹沧浪洗渴心。
朋簪累盍薰陶久,丽泽相资造诣深。
明月半窗无俗侣,清风一曲有知音。
何时归棹吴江上,共挹沧浪洗渴心。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韩雍的《文会堂为姑苏唐以敏题》描绘了一幅静谧而高雅的文人雅集图景。首句"新筑茅堂傍竹林",写出了茅堂的选址,环境清幽,竹影婆娑,暗示了主人的高洁情趣。"茅堂隐隐竹森森"进一步渲染了竹林的茂密和堂屋的宁静。
"朋簪累盍薰陶久",这里的"朋簪"象征着朋友间的交往,"薰陶"则表达了相互之间的熏陶和影响,体现了深厚的友谊和共同的文化追求。"丽泽相资造诣深","丽泽"比喻美好的学问,强调了朋友们在学问上的互相帮助和深厚造诣。
"明月半窗无俗侣,清风一曲有知音",这两句通过明月、清风的意象,表达了诗人与朋友们在文会堂中远离尘世喧嚣,共享高雅之乐,彼此之间是知音的关系。
最后两句"何时归棹吴江上,共挹沧浪洗渴心",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希望能与朋友们一同泛舟吴江,洗涤心灵的尘埃,回归自然,共享淡泊宁静的生活。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景寓情,展现了文人墨客的雅趣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体现了明代士人的文化品格和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