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八日宴群公于东阁道及崇弘两朝事不胜痛恨温周马阮败坏天下以致今日胡祸滔天而莫能遏也爰制数章志乱离之由云尔(其二)
明末清初 · 郑经
钟山巍巍兮,长江洋洋。
圣安监国兮,旋正位于南京。
内有史阁部之忠恳兮,外有黄靖国之守危疆。
苟用人尽当其职兮,岂徒继东晋南宋之遗芳。
胡乃置贤奸于不辨兮,罢硕辅而宵小用张。
付万机于马阮兮,致宁南之猖狂。
任四镇之争夺相杀兮,不闻不问而刑赏无章。
妙选之使四出兮,既酗酒而复作色荒。
慨半壁之江南兮,已日虑于危亡。
元首何昏昏兮,股肱弗良。
庶事之丛脞兮,安得黎庶之安康。
陈、马使北而无成兮,竟延胡寇以撤防。
谋国责如是之乖剌兮,俾腥膻泛滥于四方。
致黄唐之冑裔兮,尽彳亍而彷徨。
贤人之不甘污辱兮,蹈东海而远飏。
痛恨奸谄遗害无穷兮,迨今兹而强胡焰方长。
圣安监国兮,旋正位于南京。
内有史阁部之忠恳兮,外有黄靖国之守危疆。
苟用人尽当其职兮,岂徒继东晋南宋之遗芳。
胡乃置贤奸于不辨兮,罢硕辅而宵小用张。
付万机于马阮兮,致宁南之猖狂。
任四镇之争夺相杀兮,不闻不问而刑赏无章。
妙选之使四出兮,既酗酒而复作色荒。
慨半壁之江南兮,已日虑于危亡。
元首何昏昏兮,股肱弗良。
庶事之丛脞兮,安得黎庶之安康。
陈、马使北而无成兮,竟延胡寇以撤防。
谋国责如是之乖剌兮,俾腥膻泛滥于四方。
致黄唐之冑裔兮,尽彳亍而彷徨。
贤人之不甘污辱兮,蹈东海而远飏。
痛恨奸谄遗害无穷兮,迨今兹而强胡焰方长。
鉴赏
这首诗《三月八日宴群公于东阁道及崇弘两朝事不胜痛恨温周马阮败坏天下以致今日胡祸滔天而莫能遏也爰制数章志乱离之由云尔(其二)》是明末清初诗人郑经所作。诗中表达了对历史事件的深刻反思与痛心疾首的情感。
首句“钟山巍巍兮,长江洋洋”描绘了自然景观的壮丽,象征着国家的雄伟与辽阔。接着,“圣安监国兮,旋正位于南京”点明了政权的转移,暗示了权力中心的变迁。接下来的几句“内有史阁部之忠恳兮,外有黄靖国之守危疆”赞扬了忠诚与守卫边疆的官员,强调了内部稳定与外部防御的重要性。
然而,诗的转折出现在“苟用人尽当其职兮,岂徒继东晋南宋之遗芳”,这里开始批评统治者的用人不当,导致国家衰落。接着,“胡乃置贤奸于不辨兮,罢硕辅而宵小用张”进一步指出,贤能与奸佞不分,重用小人,贬斥贤臣,这是国家衰败的重要原因。
“付万机于马阮兮,致宁南之猖狂”指出了具体的人物失误,将国家大事交给马阮等人处理,导致宁南地区的动荡。随后,“任四镇之争夺相杀兮,不闻不问而刑赏无章”揭示了地方势力的争斗与中央政府的失职,刑赏不明,加剧了社会矛盾。
“妙选之使四出兮,既酗酒而复作色荒”批评了派遣的使者行为不端,不仅酗酒,还荒淫无度,影响了外交与内政。最后,“陈、马使北而无成兮,竟延胡寇以撤防”指责了外交失败,导致北方边境的防御被削弱,最终让胡人入侵。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强烈的对比,展现了作者对历史事件的深刻反思,以及对当时政治局势的忧虑。诗中充满了对贤能被埋没、奸佞得势、国家衰败的痛心与无奈,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的担忧和对正义的呼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