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盂鼎铭拓本为伯寅侍郎赋(其一)赏析

盂鼎铭拓本为伯寅侍郎赋(其一)

清 · 李慈铭
粲粲孟鼎铭,吴陈考已备。
侍郎精古籀,抉摘无遗义。
我所三摩挲,尤在玟珷字。
于古无可徵,请更对以意。
吕伋谥丁公,《说文》作玎谊。
丁癸本殷号,周人始制谥。
偏旁随事增,古盖有斯例。
唐虞及三代,以玉供神事。
大夫有石宔,郊宗详其制。
王公当用玉,疑非起后世。
谥为作主用,加玉所以志。
此乃真古文,千钧一发系。
寄语一孔儒,挢舌莫诧异。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学者李慈铭对孟鼎铭拓本的鉴赏之作。他首先赞赏了铭文的精美,指出侍郎伯寅精通古文字学,对于铭文的解读细致入微,连细微之处的“玟珷”字也予以特别关注。接着,诗人通过讨论古人的谥号制度,如吕伋的“丁公”之称,解释了谥号的演变和不同材质的选择,强调了在古代玉器用于祭祀的重要性。

李慈铭认为,王公贵族的谥号应当使用玉,这并非后世才有的习俗,而是源自古代的传统。他还指出,“谥为作主用,加玉所以志”,即谥号是用来标识身份和功绩的,用玉则是为了长久铭记。最后,他以“千钧一发系”来形容铭文的重要性,告诫那些专注于古文字研究的人,要尊重并深入理解这些古代文化遗迹。

整首诗以学术探讨为主,语言典雅,富有历史韵味,体现了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理解和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