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用喜雨韵三首(其三)
宋 · 吴潜
家乡千里隔千岑,想见飞鸣鹤在阴。
留滞又烦山寄檄,平安且幸竹传音。
谩誇斋静香凝寝,但觉檐高响发砧。
若把悲愁情绪较,蚤秋不似暮秋深。
留滞又烦山寄檄,平安且幸竹传音。
谩誇斋静香凝寝,但觉檐高响发砧。
若把悲愁情绪较,蚤秋不似暮秋深。
注释
千里:形容距离遥远。隔:分隔。
千岑:众多的山峰。
飞鸣鹤:飞翔的鹤。
阴:阴暗处。
留滞:停留,滞留。
山寄檄:山中的书信,古代官府文书常以竹简传递。
平安:安全,无事。
竹传音:竹简传递消息。
谩誇:徒然夸赞。
斋静:斋室的宁静。
香凝寝:香气充满卧室。
檐高:屋檐高。
响发砧:砧声响起,指妇女捣衣的声音。
悲愁:悲伤和忧虑。
情绪:情感。
蚤秋:初秋。
暮秋:晚秋。
翻译
家乡千里之外群山连绵,想象着飞翔鸣叫的鹤在林中阴暗处。滞留他乡又接到山中的书信,庆幸竹简传递着平安的消息。
夸赞斋室宁静香气满室,只听见屋檐下砧声响起。
如果比较悲愁的程度,早秋的忧郁并不比暮秋更深沉。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吴潜的作品,名为《九用喜雨韵三首(其三)》。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的乡愁和对家乡的深切思念。
"家乡千里隔千岑,想见飞鸣鹤在阴。"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对遥远家乡的渴望之情。千山万岭阻隔着他与故土之间的距离,他心中所挂念的是那能够穿越云雾、自由翱翔的鹤,象征着他想要超脱现实束缚、飞向遥远而温暖的家乡。
"留滞又烦山寄檄,平安且幸竹传音。"
诗人表达了对朋友或亲人的牵挂之情。他希望通过自然景物——山和竹来寄托自己的思念,祈求着家乡的人们平安喜乐。
"谩誇斋静香凝寝,但觉檐高响发砧。"
这两句写的是诗人在僧房中静坐的场景。他感受到室内外香气浓郁,心境宁静,只是偶尔传来檐间滴水的声音,打破了这份宁静。
"若把悲愁情绪较,蚤秋不似暮秋深。"
最后两句诗人表达了自己的哀伤情怀。他感叹时间的流逝,将春末之愁与秋末之愁相比较,发现暮秋的寂寞更加深重。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怀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