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雪渔北上
明 · 徐渭
淮阴所佩剑,不审值何许。
佩剑以钓鱼,于义亦何取。
一日几垂竿,竿竿可几鲤。
乃至捐漂厨,庸以益渔腑。
我取鱼之剑,聊略为渔估。
即非百金资,可易数月黍。
渔也智绝伦,何独昧兹举。
肠饥乞可为,剑去何所仗。
之楚复之汉,渔并仗剑往。
可以负渔竿,踉蹡见刘项。
猝办恐后时,载质先出疆。
王郎不钓鱼,故亦无竿饵。
闻郎所持竿,贯以山中紫。
毫长一寸馀,竿只五寸止。
居则南狎越,行则北声燕。
淮阴剑三尺,郎剑五寸县。
归来报千金,漂母是何人。
封侯剑不取,却取钧竿亲。
佩剑以钓鱼,于义亦何取。
一日几垂竿,竿竿可几鲤。
乃至捐漂厨,庸以益渔腑。
我取鱼之剑,聊略为渔估。
即非百金资,可易数月黍。
渔也智绝伦,何独昧兹举。
肠饥乞可为,剑去何所仗。
之楚复之汉,渔并仗剑往。
可以负渔竿,踉蹡见刘项。
猝办恐后时,载质先出疆。
王郎不钓鱼,故亦无竿饵。
闻郎所持竿,贯以山中紫。
毫长一寸馀,竿只五寸止。
居则南狎越,行则北声燕。
淮阴剑三尺,郎剑五寸县。
归来报千金,漂母是何人。
封侯剑不取,却取钧竿亲。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徐渭创作,名为《送王雪渔北上》。诗中借送别友人北上的场景,巧妙地融入了对淮阴侯韩信佩剑钓鱼的典故,以及对友人王雪渔才华与志向的赞美。
首句“淮阴所佩剑,不审值何许”,引出对韩信佩剑的思考,暗示了对友人王雪渔才华的肯定。接着,“佩剑以钓鱼,于义亦何取”两句,运用反问,表达了对韩信以剑钓鱼行为的不解,同时也暗喻了对王雪渔选择的疑问。
“一日几垂竿,竿竿可几鲤”描绘了王雪渔勤奋钓鱼的情景,象征其不懈追求和才华横溢。随后,“乃至捐漂厨,庸以益渔腑”则展示了王雪渔为了提高钓鱼技艺而付出的努力,进一步强调了他的智慧与决心。
“我取鱼之剑,聊略为渔估”表明诗人自己虽未直接参与,但对王雪渔的才华和努力深感敬佩。接下来的几句“即非百金资,可易数月黍”则通过对比,突出了王雪渔才华的价值,即使不是千金之资,也能换得数月的粮食,形象地赞扬了他的才能。
“渔也智绝伦,何独昧兹举”再次强调了王雪渔的智慧超群,对其选择北上这一行动给予高度评价。最后,“之楚复之汉,渔并仗剑往”不仅展现了王雪渔的勇气和决心,也暗示了他将凭借自己的才华和智慧,在新的环境中大展宏图。
整首诗通过对韩信佩剑钓鱼的典故的巧妙引用,以及对王雪渔个人经历和才华的生动描绘,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其未来成功的美好祝愿。诗中充满了对才华、智慧和勇气的赞美,以及对友情的珍视,是一首充满深情和哲理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