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怀芳篇寄徐子能赏析

怀芳篇寄徐子能

明末清初 · 陈子升
东吴繁绮会,南越贝珍丛。
霜雪无论异,英华且复同。
阡阡垂柳绿,坞坞发花红。
共识王孙路,俱翻少女风。
王孙少女若相望,知是君家难可忘。
时闻招客山中桂,每见停骖陌上桑。
江南曲羡田田叶,卷耳诗劳采采筐。
寻常游玩木兰楫,特地栖居文杏梁。
姑苏台上睋朝汉,海珠石望虎丘畔。
夫差勾践几兴亡,赵尉吕嘉谁治乱。
素馨骨已化,西子魂今断。
云烟响屧心,风雨花田汗。
花田古渡对羊城,无复刘王歌吹声。
皎蕊空施云髻重,清葩徒结彩灯明。
金屋调音歇鹦鹉,雕盘止妒罢鸧鹒。
红云终宴帷空树,赤帝司方日发英。
已知前迹成销烬,今日才华应叠进。
宋玉微辞或学师,马卿工赋非徒蔺。
当今郑侨百是茂先,关西孔子添杨震。
咸从郁水照衣冠,况有罗浮耸颜鬓。
罗浮海上山,珍禽相往还。
百花恣栖啄,五色自斑斓。
能歌同气鸟,知止类绵蛮。
鷾鸸称莫智,山侣定非顽。
葛稚安期寻不得,丹砂紫朮元虚色。
荷锄漫尔掘黄精,执笏真须朝紫极。
地灵风度曲江相,天花香水曹溪释。
绮思将分鲛女机,玄情每贪云母液。
佳气何氤氲,家山傍白云。
栘华时共照,兰室更相薰。
不慕灌园节,惟追运甓勤。
接舆无用避,植杖可同耘。
閒居商榷平生志,问姓通名更何事。
欲学承蜩向丈人,讵轻求马从唐肆。
自信家乡僻更僻,莫道人间易还易。
一心闭户将著书,何虑出疆难载质。
四方顾盼多佳游,同心不少向苏州。
最忆知人有皋氏,从来文学记言游。
千金带墓剑,五月取薪裘。
季鹰步兵号,元叹遂乡侯。
酒城石城随兴瞩,皋桥枫桥水平绿。
六月凉风销夏湾,百花晴日歌春曲。
杨柳芡实信云美,莼菜鲈鱼我所欲。
赤松采药已升灵,林屋取书殊不俗。
清江淡远天,荡漾采莲船。
双双悲凤管,点点匝鹍弦。
周郎今日顾,子夜昔时怜。
因兹艳二八,欢我客三千。
我所思兮吴地好,美人是处吟芳草。
偏是江南白雪多,应知岭外梅花早。
结客君怀燕蓟地,寻姝我羡邯郸道。
红尘青眼我能同,赭白斑骓君自保。
芳草长,百草芳。
萋萋路边千里月,青青河畔九回肠。
兰菊佳人怀自切,芙蓉吾子隐相将。
云字馀鸿雁,春衣袭鹔鹴。
遥同冠玉美,相和郁金堂。

鉴赏

这首《怀芳篇寄徐子能》由明代诗人陈子升创作,充满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与对江南风光的赞美。诗中描绘了东吴的繁华与南越的珍奇,通过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东吴繁绮会,南越贝珍丛。” 开篇即以“东吴”与“南越”两地的繁华与珍奇并提,展现了一幅富丽堂皇的画面。接着,“霜雪无论异,英华且复同。” 表达了诗人对不同环境下的美好事物都能共存的感慨,体现了其宽广的胸怀与对自然之美的欣赏。

“阡阡垂柳绿,坞坞发花红。” 描绘了江南春天的景象,绿柳垂丝,红花绽放,生机勃勃。而“共识王孙路,俱翻少女风。” 则进一步渲染了这种和谐与美好的氛围,仿佛王孙与少女在这样的环境中找到了共鸣。

接下来的诗句“时闻招客山中桂,每见停骖陌上桑。” 通过“山中桂”与“陌上桑”的意象,不仅展现了江南的自然之美,也暗示了诗人与友人相聚的喜悦与期待。

“江南曲羡田田叶,卷耳诗劳采采筐。” 运用了“江南曲”与“卷耳诗”的典故,表达了对江南田园生活的向往与对诗歌艺术的热爱。

“寻常游玩木兰楫,特地栖居文杏梁。” 描述了诗人与友人在自然中的游玩与居住,充满了闲适与雅致的生活情趣。

“素馨骨已化,西子魂今断。” 这两句通过“素馨”与“西子”的典故,表达了对逝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哀悼。

“云烟响屧心,风雨花田汗。” 通过自然界的景象,诗人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表现了内心的波动与思考。

“花田古渡对羊城,无复刘王歌吹声。” 描述了花田古渡的宁静与羊城的变迁,表达了对历史与现实的感慨。

“皎蕊空施云髻重,清葩徒结彩灯明。” 通过“皎蕊”与“清葩”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对生命短暂的感叹。

“金屋调音歇鹦鹉,雕盘止妒罢鸧鹒。” 这两句通过“金屋”与“雕盘”的场景,表达了对奢华与欲望的反思。

“红云终宴帷空树,赤帝司方日发英。” 描述了宴会后的空寂与自然的生机,体现了诗人对人生与自然关系的深刻理解。

“已知前迹成销烬,今日才华应叠进。” 表达了对过去与未来的思考,以及对才华与努力的重视。

“宋玉微辞或学师,马卿工赋非徒蔺。” 引用了古代文人的典故,表达了对文学与艺术的敬仰。

“当今郑侨百是茂先,关西孔子添杨震。” 这两句通过引用历史人物,表达了对当代文人学者的期望与赞赏。

“咸从郁水照衣冠,况有罗浮耸颜鬓。” 描述了郁水与罗浮山的美景,以及诗人与友人的相聚,充满了诗意与雅趣。

“罗浮海上山,珍禽相往还。” 通过“罗浮山”与“珍禽”的意象,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生命的多样性。

“荷锄漫尔掘黄精,执笏真须朝紫极。” 表达了诗人对农耕生活的热爱与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地灵风度曲江相,天花香水曹溪释。” 通过“曲江”与“曹溪”的典故,表达了对文化与精神世界的向往。

“绮思将分鲛女机,玄情每贪云母液。” 描述了诗人对艺术与哲学的探索,以及对神秘与未知的好奇。

“佳气何氤氲,家山傍白云。” 表达了对家乡与自然美景的怀念与赞美。

“栘华时共照,兰室更相薰。” 描述了诗人与友人在自然与文化中的交流与共鸣。

“不慕灌园节,惟追运甓勤。” 表达了诗人对简单生活与勤奋追求的向往。

“接舆无用避,植杖可同耘。” 通过引用古代隐士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隐逸生活的向往。

“閒居商榷平生志,问姓通名更何事。” 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在闲暇时光中的深谈与交流。

“欲学承蜩向丈人,讵轻求马从唐肆。” 表达了诗人对知识与智慧的渴望,以及对传统与创新的追求。

“自信家乡僻更僻,莫道人间易还易。” 表达了诗人对家乡与世外桃源的向往,以及对复杂社会的反思。

“一心闭户将著书,何虑出疆难载质。” 表达了诗人对写作与学术研究的热情,以及对未来作品的期待。

“四方顾盼多佳游,同心不少向苏州。” 表达了诗人对各地美景的欣赏与对友情的珍视。

“最忆知人有皋氏,从来文学记言游。” 表达了诗人对特定人物与文学活动的回忆与怀念。

“千金带墓剑,五月取薪裘。” 通过引用历史故事,表达了对英雄与历史的敬仰。

“季鹰步兵号,元叹遂乡侯。” 通过引用古代人物的典故,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缅怀与对自身身份的思考。

“酒城石城随兴瞩,皋桥枫桥水平绿。” 描述了诗人与友人在酒城与石城的游览,以及皋桥与枫桥的美丽景色。

“六月凉风销夏湾,百花晴日歌春曲。” 表达了诗人对夏日凉风与春日阳光的喜爱,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杨柳芡实信云美,莼菜鲈鱼我所欲。” 通过描述江南的特产,表达了诗人对美食的热爱。

“赤松采药已升灵,林屋取书殊不俗。” 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文化的追求,以及对知识与智慧的尊重。

“清江淡远天,荡漾采莲船。” 描述了清江的宁静与采莲船的悠然,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双双悲凤管,点点匝鹍弦。” 通过“悲凤管”与“鹍弦”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音乐与艺术的热爱。

“周郎今日顾,子夜昔时怜。” 表达了诗人对古代英雄与文学作品的怀念。

“因兹艳二八,欢我客三千。” 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与众多朋友的珍惜。

“我所思兮吴地好,美人是处吟芳草。” 表达了诗人对江南美景与女性美的赞美。

“偏是江南白雪多,应知岭外梅花早。” 通过对比江南与岭南的季节差异,表达了诗人对不同地域风情的欣赏。

“结客君怀燕蓟地,寻姝我羡邯郸道。” 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对不同地方的向往与追求。

“红尘青眼我能同,赭白斑骓君自保。” 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理解和信任。

“芳草长,百草芳。” 通过“芳草”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生命的赞美。

“萋萋路边千里月,青青河畔九回肠。” 描述了路边月光与河畔思绪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兰菊佳人怀自切,芙蓉吾子隐相将。” 表达了诗人对女性美的欣赏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云字馀鸿雁,春衣袭鹔鹴。” 通过“云字”与“鸿雁”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与过去的怀念。

“遥同冠玉美,相和郁金堂。” 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和谐与美好。

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观、历史人物、文学艺术等多个方面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蕴含着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