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闷仍前韵
明 · 谢迁
世路尘氛不到山,云中茅屋两三间。
采芳何用频经壑,习静真宜蚤闭关。
吠犬鸣鸡如隔巷,白蘋红蓼自成湾。
蔬畦却爱溪流近,笑看长髯抱瓮还。
采芳何用频经壑,习静真宜蚤闭关。
吠犬鸣鸡如隔巷,白蘋红蓼自成湾。
蔬畦却爱溪流近,笑看长髯抱瓮还。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远离尘嚣、隐居山林的宁静生活图景。诗人谢迁以“拨闷仍前韵”为题,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云中茅屋、采芳习静、犬鸡相伴、溪流近旁的生活状态,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心静自然的意境。
首句“世路尘氛不到山”,开篇即点明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纷扰的厌倦与逃避,向往山林清幽之境的心愿。接着,“云中茅屋两三间”一句,形象地描绘了隐居之所的简朴与自然,云雾缭绕之中,几间茅屋点缀其间,更添几分神秘与超凡脱俗之感。
“采芳何用频经壑,习静真宜蚤闭关。”这两句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追求与理解。采芳虽好,但频繁穿越山谷显得多余,真正的静心修行,应当早早地闭门谢客,远离尘嚣,方能得其精髓。这里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也蕴含着对内心世界修炼的深刻思考。
“吠犬鸣鸡如隔巷,白蘋红蓼自成湾。”这两句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展现了隐居生活的日常景象。远处传来犬吠鸡鸣,仿佛是邻巷的声音,却在这一刻变得遥远而宁静。而近处的白蘋红蓼,自成一湾,色彩鲜明,生机勃勃,与周围的环境和谐共生,构成了一幅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画面。
最后,“蔬畦却爱溪流近,笑看长髯抱瓮还。”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喜爱和对自然的亲近之情。在靠近溪流的菜园里劳作,享受着与自然的亲密接触,面对生活的琐碎,诗人以轻松的心态看待,甚至在其中找到了乐趣。抱瓮还,可能是指从井中打水浇灌蔬菜,这一动作在诗人眼中充满了生活的诗意,体现了他对平凡生活的热爱与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与向往,以及对自然与内心的和谐统一的深刻体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