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游考功将漕夔门(其六)
宋 · 洪咨夔
烧畬瀼外竹枝瘦,踏碛滩上桃花肥。
绣衣故乡岂不好,为天下计毋庸归。
绣衣故乡岂不好,为天下计毋庸归。
注释
烧畬:烧荒,古代农业中清除杂草的一种方法。瀼外:瀼水之外,指偏远的地方。
竹枝瘦:竹子因烧荒而显得稀疏。
踏碛滩:走在沙石滩上。
桃花肥:桃花盛开,形容繁多且茂盛。
绣衣:华丽的衣服,这里代指官员的官服。
故乡:家乡。
岂不好:难道不好吗,表示肯定的反问。
为天下计:为了天下的考虑。
毋庸归:不必回家,表示不因个人私利而归乡。
翻译
焚烧后的竹林在瀼水之外显得更加清瘦,踏过沙滩上的桃花却显得丰盈繁茂。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送别友人游考功前往夔门任职的情景。首句"烧畬瀼外竹枝瘦",以瘦竹象征友人的离别,暗示环境的荒凉和旅途的艰辛;"踏碛滩上桃花肥"则通过对比,以丰美的桃花映衬出滩头的荒僻,寄寓对友人的关切与祝愿。
后两句"绣衣故乡岂不好,为天下计毋庸归",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选择为国为民的高尚情操的赞赏,虽然故乡生活舒适,但友人为了天下的大计,毅然决定不归,显示出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友人的离别之情,又有对友人高尚品格的赞美,体现了宋代理学士大夫的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