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自题小像(其一)赏析

自题小像(其一)

明 · 徐熥
平生非侠亦非儒,半世游閒七尺躯。
却为疏狂因偃蹇,未忘柔曼转清癯。
违时傲骨贫犹长,对客诗肠老渐枯。
五字吟成心独苦,不知身后得传无。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徐熥所作,名为《自题小像》其一,通过诗人的自我描绘,展现了他独特的人生观和艺术追求。

首联“平生非侠亦非儒,半世游閒七尺躯”开篇即点出诗人并非传统意义上的侠士或儒家学者,而是过着半世游历、闲适自在的生活,以七尺之躯体验人生百态。这种对自由与独立人格的追求,体现了诗人对传统束缚的超越。

颔联“却为疏狂因偃蹇,未忘柔曼转清癯”进一步阐述了诗人的性格特点。他虽外表看似疏狂,实则内心坚韧,面对生活的不顺遂,依然保持一种偃蹇(即不屈不挠)的态度。同时,他并未完全放弃对柔和美的追求,即使在经历岁月的磨砺后,身体逐渐消瘦(清癯),但内心的柔美并未消逝。

颈联“违时傲骨贫犹长,对客诗肠老渐枯”揭示了诗人在社会变迁中的态度和生活状态。他虽身处逆境,但傲骨犹存,即使贫穷也坚守自我。面对客人时,他的诗思似乎随着年岁的增长而渐渐枯竭,这既是对诗人创作生涯的一种写照,也是对生命流逝的感慨。

尾联“五字吟成心独苦,不知身后得传无”表达了诗人对于创作的深刻思考和忧虑。每首诗的诞生都伴随着内心的痛苦,而他更关心的是,自己的作品是否能在身后得到传承,是否能对后人有所启发或影响。这一联不仅反映了诗人对艺术价值的重视,也流露出对自身创作成就的不确定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自我反思,展现了诗人独特的个性、生活态度以及对艺术的执着追求,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个人色彩的作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