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郊行有感
明 · 王缜
百里平田草亦焦,数间茅屋树萧萧。
民风落寞愁无限,谁解为图献圣朝。
民风落寞愁无限,谁解为图献圣朝。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荒凉而深沉的乡村景象。首句“百里平田草亦焦”,以广阔的视野展现了大地的荒芜,草木枯焦,暗示了土地的贫瘠和生命的凋零。接着,“数间茅屋树萧萧”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凄清,几间简陋的茅屋在萧瑟的树木映衬下显得更加孤寂,仿佛是人烟稀少的象征。
“民风落寞愁无限”,诗人通过“落寞”二字,直接点出了人民生活的困苦与哀愁,这种情感溢于言表,让人感受到一种深深的悲悯。最后,“谁解为图献圣朝”,表达了对解决民生问题、改善现状的渴望,同时也暗含了对当权者的期待,希望他们能关注民间疾苦,采取措施以图国家的繁荣昌盛。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社会底层百姓的生活状态,反映了明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贫困与不公,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于改变现状、实现社会公正的深切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