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大梁杂兴(其一)赏析

大梁杂兴(其一)

明 · 谢榛
梁孝池台迹已陈,邹枚去后复何人。
黄鹂百啭日西下,柳外长烟依旧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大梁(今河南开封)一处历史遗迹的荒凉景象,以及自然景色的宁静与生机。通过对比历史人物的离去和自然界的循环更迭,诗人表达了对时间流逝和人事变迁的感慨。

首句“梁孝池台迹已陈”,点明了地点和历史背景,暗示了大梁曾经的繁华与辉煌已经过去,只剩下遗迹供人凭吊。“陈”字形象地描绘出遗迹的沧桑与荒废。接下来,“邹枚去后复何人”,运用典故,提到邹阳和枚乘两位汉代文士,他们曾活跃于大梁,如今也已远去,言下之意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大梁再难寻觅往日的文采风流。这种对比手法,强化了历史与现实的反差。

“黄鹂百啭日西下”,转而描写自然景象,黄鹂鸟的鸣叫在黄昏时分显得格外悠扬,充满了生命的活力。这一句以动衬静,通过生动的鸟鸣声,反衬出环境的宁静与和谐。同时,黄昏的景象也为整首诗增添了一抹淡淡的忧伤与怀旧之情。

最后一句“柳外长烟依旧春”,将视线从地面抬高,转向远方的柳树和缭绕的烟雾,描绘出一幅春日傍晚的画卷。这里的“依旧春”不仅指季节的更替,也暗含着对美好事物永恒不变的向往。然而,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前文所描述的历史遗迹和人事变迁,使得这幅画面中蕴含着深沉的思考和对过往的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巧妙的对比手法,展现了大梁遗址的荒凉与自然界的生机,以及对历史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深刻反思。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