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马援传
宋 · 黄伯枢
后车薏苡落谗人,珠贝文犀竟失真。
马革裹尸犹不恨,何须胜瘴与轻身。
马革裹尸犹不恨,何须胜瘴与轻身。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后车:指代后面的车辆,可能暗指跟随者的误解或诽谤。薏苡:一种谷物,这里比喻无端受冤的人。
谗人:说坏话、中伤他人的人。
珠贝文犀:比喻珍贵的装饰,也可能指代虚妄的名声。
失真:被误解或被认为是虚假的。
马革裹尸:古代士兵战死后用马皮包裹尸体,表示英勇无畏。
犹不恨:还不觉得遗憾。
何须:何必需要。
胜瘴:战胜或抵御瘴气,象征困难或恶劣环境。
轻身:冒险或不顾自身安危。
翻译
后车上的薏苡被恶意之人诬陷,珍珠贝壳的装饰和犀角的纹路都被认为是虚假的。即使战死沙场,用马革包裹尸体都不感到遗憾,又何必在乎瘴气和自身的安危。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伯枢的《读马援传》,通过对马援事迹的概括,表达了对马援高尚品格的赞扬和对世态炎凉的感慨。首句“后车薏苡落谗人”引用了东汉马援出征南蛮时,因运输薏苡(一种草药)被误传为明珠的典故,暗示马援的清白遭到诬陷。次句“珠贝文犀竟失真”进一步强调了真相被歪曲,马援的功绩被误解的事实。
后两句“马革裹尸犹不恨,何须胜瘴与轻身”则直接抒发了对马援视死如归、不计个人得失的精神的敬佩。马援即使在战死沙场的情况下都不曾后悔,更不用说为了战胜瘴气和保全身体而避难。整首诗通过马援的故事,寓言式地揭示了忠诚与牺牲的价值,以及在污名面前坚守真理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