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题吴远秋塘双禽赏析

题吴远秋塘双禽

宋末元初 · 仇远
昔年曾听雪儿歌,此日池塘见败荷。
寄语鹣鹣春已去,白蘋红蓼奈秋何。

拼音版原文

niáncéngtīngxuěérchítángjiànbài

jiānjiānchūnbáipínghóngliǎonàiqiū

注释

昔年:过去的一年。
曾:曾经。
听:听见。
雪儿:可能是人名或歌曲名。
歌:歌曲。
此日:现在。
池塘:水塘。
见:看见。
败荷:凋谢的荷花。
寄语:告诉。
鹣鹣:古代传说中的一种鸟,比喻夫妻恩爱。
春已去:春天已经过去。
白蘋:白色浮萍。
红蓼:红色的蓼草。
秋:秋天。

翻译

从前听过雪儿的歌声
如今池塘边只见凋零的荷花

鉴赏

诗人以昔日听雪儿歌声作为开篇,透露出一份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接下来,“此日池塘见败荷”则是现实景象与过去美好的对比,池塘中的败荷映射出时间流逝、事物凋零的哀愁。

“寄语鹣鹣春已去”一句,诗人通过对鹣鹣(一种水鸟)的吟咏,表达了春天已经过去,而美好的时光不再。这里的“春已去”不仅是季节的更替,也隐喻着生命中的美好不再。

最后,“白蘋红蓼奈秋何”中,白蘋(一种水生植物)和红蓼(一种开满红花的水生植物),在秋天依然绚烂,但却无法挽留逝去的春光。这里的“奈秋何”表达了诗人面对自然界的无常与无力感,似乎在质问时间为何匆匆而过,又或者是在叹息自己对于时光流逝的无能为力。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问,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易逝、时光难留的深刻感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