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终南隐者
唐 · 薛能
海日东南出,应开岭上扉。
扫坛花入彗,科竹露沾衣。
饭后嫌身重,茶中见鸟归。
相思爱民者,难说与亲违。
扫坛花入彗,科竹露沾衣。
饭后嫌身重,茶中见鸟归。
相思爱民者,难说与亲违。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海日:太阳从海上升起。东南出:东方升起。
应开:应当打开。
岭上扉:山岭上的门窗。
扫坛:清扫神坛。
花入彗:花瓣如彗星。
科竹:竹叶。
露沾衣:露水打湿衣物。
饭后:饭后。
嫌身重:感觉身体沉重。
茶中:在品茶时。
鸟归:鸟儿归巢。
相思:思念。
爱民者:关爱百姓的人。
难说:难以言说。
与亲违:与亲人分离。
翻译
太阳从东方海上升起,应该会打开山岭上的门窗。清扫神坛的花瓣随风飞舞,如同彗星划过,竹叶上的露珠打湿了衣裳。
饭后觉得身体沉重,品茶时看见鸟儿归巢。
思念那些关爱百姓的人,难以言说与亲人分离的苦涩。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田园生活的图景。"海日东南出,应开岭上扉",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观察和欣赏,同时也寓意着一种开放的心态。"扫坛花入彗,科竹露沾衣"则是对细微生活之美的捕捉,表现出诗人的情感与大自然的融合。
"饭后嫌身重,茶中见鸟归"这两句流露出了一种闲适自得的生活态度。饭后感到身体沉重,可能暗示了丰盛的饮食;而在品茶时看到鸟儿归巢,则体现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生命节奏的和谐。
"相思爱民者,难说与亲违"这两句则流露出诗人对于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作为一个爱护百姓的人,与亲人分离是多么的不易,这种情感在平淡的生活中也显得格外深沉。
整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赏,对生活之美好的享受,以及内心深处的相思之情。这种结合了物质享受与精神寄托的生活态度,是古代文人隐逸生活的一种理想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