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华叶子真赋汴吴两都极陈治乱之原仍有诗用杜遣怀韵见寄因和酬之
宋 · 洪咨夔
于皇永昌陵,食龟大梁都。
坐控天下枢,卜世周鼎俱。
圣贤六七作,夷夏同康衢。
怀鸩玩积安,厝火忘细娱。
黼京相与乐,兴亡视如无。
元气付一锢,膏血供百须。
但知豢富贵,金珠润黄垆。
岂料醉梦中,蛊瘵生华腴。
凄风暗离黍,斜阳渺烟芜。
空令老忠简,渡河死犹呼。
南来吴会雄,北望汴水枯。
迓续赤帝脉,羁縻黄头胡。
楚蜀壮襟带,江淮丰灌输。
以此图中原,所嗟欠谋夫。
平园旧宾客,清灯耿寒炉。
搔首宿感集,拊髀流光徂。
理乱有成鉴,天高不容呼。
拟古赋二京,举一通三隅。
谓堕狗监舌,宁老瓜芋区。
谁能齿皋朔,俳优杂星巫。
芙蓉归去来,月落长庚孤。
坐控天下枢,卜世周鼎俱。
圣贤六七作,夷夏同康衢。
怀鸩玩积安,厝火忘细娱。
黼京相与乐,兴亡视如无。
元气付一锢,膏血供百须。
但知豢富贵,金珠润黄垆。
岂料醉梦中,蛊瘵生华腴。
凄风暗离黍,斜阳渺烟芜。
空令老忠简,渡河死犹呼。
南来吴会雄,北望汴水枯。
迓续赤帝脉,羁縻黄头胡。
楚蜀壮襟带,江淮丰灌输。
以此图中原,所嗟欠谋夫。
平园旧宾客,清灯耿寒炉。
搔首宿感集,拊髀流光徂。
理乱有成鉴,天高不容呼。
拟古赋二京,举一通三隅。
谓堕狗监舌,宁老瓜芋区。
谁能齿皋朔,俳优杂星巫。
芙蓉归去来,月落长庚孤。
注释
永昌陵:皇家陵墓。大梁都:古代都城,指洛阳。
卜世周鼎:预言周朝的兴盛,象征政权稳定。
夷夏:华夏与周边民族。
蛊瘵:疾病,比喻灾难。
老忠简:年迈忠诚的官员。
吴会:古代吴郡和会稽郡,今江苏、浙江一带。
赤帝:古代传说中的火神。
俳优:古代杂剧演员。
长庚:金星的别称。
翻译
在辉煌的永昌陵,享用着大梁都的龟宴。掌控着天下的中枢,预测着周朝鼎盛的未来。
圣贤相继出现,华夏与夷狄共享和平大道。
沉迷于表面安宁,忘记细微的乐趣。
朝廷官员们沉溺享乐,对兴衰视若无睹。
国家元气被束缚,百姓膏血供奉权贵。
只知道养尊处优,财富堆积如山。
哪曾想醉生梦死,灾祸滋生在奢华之地。
凄凉的风吹过荒芜的黍田,夕阳下一片迷茫。
空让忠诚的老臣悲叹,即使死去仍呼唤着渡河。
南方吴越之地显赫,北方汴水干涸象征衰败。
延续赤帝血脉,控制四方异族。
楚蜀之地壮丽,江淮地区富饶灌溉。
以此图谋中原复兴,可惜缺少深思熟虑之人。
平园的旧友聚首,清冷的灯光照耀寒炉。
夜深人静时感慨丛生,抚髀感叹时光流逝。
历史的兴衰有迹可循,苍天不容随意呼唤。
模仿古人的诗篇,以一窥全豹。
不屑于狗监之辈的诽谤,宁可老死于平凡生活。
谁能与皋陶、朔方相比,我如同俳优混杂于星巫之中。
如同芙蓉花凋零,月亮孤独地落下长庚星。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洪咨夔所作的《九华叶子真赋汴吴两都极陈治乱之原仍有诗用杜遣怀韵见寄因和酬之》。诗中,诗人通过对永昌陵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兴衰的感慨,以及对当时社会现状的批判。他指出帝王们沉迷于享乐,忽视了国家的治理,导致元气衰败,人民困苦。诗人以汴梁和吴地为例,展现了地域间的壮丽景象和资源丰饶,但也惋惜缺少深思熟虑的谋略来图谋中原复兴。
诗人提到自己身处清冷的环境中,夜深人静时思考着国家的兴亡,感叹历史的教训无人倾听。他自嘲可能被贬为低微的职位,但仍坚持直言不讳,不愿像庸俗之人那样沉默。最后,诗人借用了“芙蓉归去来”和“月落长庚孤”的意象,表达出一种孤独而又坚定的立场,以及对理想无法实现的无奈。
整体上,这首诗以历史反思和现实批判为主题,语言凝练,情感深沉,体现了洪咨夔作为南宋文人的敏锐洞察力和忧国忧民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