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七夕分韵得丝字赏析

七夕分韵得丝字

宋 · 姚勉
柳子中庭乞巧时,始知抱拙不污卑。
向令早似愚溪日,未必缁尘涅素丝。

拼音版原文

liǔzhōngtíngqiǎoshíshǐzhībàozhuōbēi

xiànglìngzǎowèichénniè

注释

乞巧:古代七夕节习俗,女子向织女星乞求纺织技巧。
抱拙:保持朴实无华,不追求机巧。
污卑:陷入卑贱或低微的地位。
愚溪:指柳宗元被贬谪到湖南永州后居住的愚溪,寓含清高之意。
缁尘:黑色尘埃,比喻世俗的污垢。
涅素丝:涅槃之火可以净化白丝,比喻经历磨难后心灵的纯洁。

翻译

在中秋夜的庭院里,柳子正向织女乞求智慧
此刻他才明白,保持质朴不会让自己陷入卑微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姚勉所作的《七夕分韵得丝字》,以七夕(农历七月七日)为背景,通过描绘柳子在庭院中乞巧(女子乞求智慧和巧艺)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品格的坚守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首句“柳子中庭乞巧时”,点明了节日氛围,以“柳子”代指女子,形象地展现了七夕乞巧的传统习俗,同时也暗示了主人公的女性身份。次句“始知抱拙不污卑”则是诗人的自我表白,表示她选择保持质朴和不随波逐流的态度,即使身处世俗之中,也能保持高洁情操。

后两句“向令早似愚溪日,未必缁尘涅素丝”,进一步深化主题。诗人假设如果自己早年就像在愚溪(隐居之地)时那样清白,那么即使处在纷扰的尘世,也不会让世俗的污垢改变自己的本色。这里的“缁尘”象征尘世的污秽,“涅素丝”则比喻洁白的丝绸,诗人借此表达自己坚守初心的决心。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七夕乞巧的场景,寓言式地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品性的珍视和对理想人格的追求,语言含蓄,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