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陶六辞秩归旧居见柬
旧庐云峰下,献岁车骑归。
去俗因解绶,忆山得采薇。
田畴春事起,里巷相寻稀。
渊明醉乘兴,闲门秪掩扉。
花禽惊曙月,邻女上鸣机。
毕娶愿已果,养恬志宁违。
吾当挂朝服,同尔缉荷衣。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靖节:陶渊明的别号。嗣:继承。
清徽:清高、美德。
旧庐:旧居。
献岁:新年。
车骑:乘车骑马。
解绶:辞官。
采薇:隐居生活。
田畴:田野。
相寻稀:往来稀少。
醉乘兴:借酒浇愁。
闲门:简陋的门。
花禽:花鸟。
鸣机:纺织机声。
毕娶:完婚。
养恬:享受平静。
挂朝服:挂起官服。
缉荷衣:编织草衣。
翻译
靖节先生往昔品格高尚,他的孙子继承了他的清雅风范。旧居位于云峰之下,新年时节,他乘车骑马归来。
为了远离尘俗,他解下官印,怀念山林生活,采摘野菜。
春天的田野开始忙碌,邻里间却少有来往。
陶渊明常借酒助兴,闲暇时只关上简陋的门扉。
清晨,花鸟被曙光惊醒,邻家女子纺织声响起。
他已经完成婚姻,满足于平淡生活,不违背内心宁静的愿望。
我应当挂起朝服,与你们一起编织草衣,过田园生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士人在归乡途中,怀念家乡的自然美景和亲情之美。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优美,透露出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宁静恬淡的心境。
“靖节昔高尚,令孙嗣清徽。”开篇便以尊贵的家世和清白的名声为背景,展现了作者家族的荣耀和纯洁。
“旧庐云峰下,献岁车骑归。”这里的“旧庐”指的是久未返回的故居,而“云峰”则营造出一派仙境般的意境,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赏。同时,“献岁车骑归”表明了作者在岁末时返回家乡的喜悦心情。
“去俗因解绶,忆山得采薇。”诗中多处透露着诗人对于世俗纷争的超脱和对大自然的向往。这里的“解绶”意味着脱离尘世的羁绊,而“忆山得采薇”则是表达了诗人在山中采集野草时的愉悦心情。
“田畴春事起,里巷相寻稀。”这一段通过描写春天农事开始的情景和邻里间的互访,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渊明醉乘兴,闲门秪掩扉。”诗人借用古人渊明(即庄周)的故事来表达自己的心境,既有对酒精的享受,也有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花禽惊曙月,邻女上鸣机。”这里通过描绘清晨月光下鸟儿惊飞和邻里的织布声,增添了诗歌的生动感和田园气息。
“毕娶愿已果,养恬志宁违。”这一句表达了对家庭生活的满足与平静,对内心世界的满足和平衡。
最后,“吾当挂朝服,同尔缉荷衣。”诗人表明自己将要脱下官服,与家人一同穿上田园生活中的简单衣物,这既是对返乡生活的期待,也是对精神境界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家庭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安逸宁静生活的深切向往,以及他对个人心灵世界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