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赠赵中丞良弼
当朝柱石望全功,避世衡茅自安堵。
宪节翩翩下浙西,海氛未息苍生苦。
湖山风景惨淡秋,谁复兰舟载歌舞。
知君正气干层霄,栖霞岭头独吊古。
奸臣骨朽忠魂在,潮吼钱塘至今怒。
武昌城高昔登临,黄鹤飞来衔好音。
初加开府渔樵颂,先得荆州父老心。
丹枫叶凋鄂渚夕,含思坐落天际参。
君不见辽阳戍垒日萧森,转饷艰难忧更深。
三韩乘秋多警急,烽火夜照枯桑林。
圣主垂衣新御极,默俯公卿赐颜色。
将术奇正服单于,天教两戒限南北。
君秉旄钺宣威德,三楚无虞通万国。
驰神每向承明庐,大江东流浩不息。
鉴赏
此诗《寄赠赵中丞良弼》由明代诗人谢榛所作,通过描绘壮丽的自然景色与历史人物的高尚情操,展现了对赵中丞良弼的敬仰之情。
首句“美人倏散不相聚”,以美人比喻贤士,暗示人才的分散与聚散无常,表达了对人才流失的感慨。接着“日暮停云低野树”描绘了一幅黄昏时分,云雾低垂,树木静默的画面,营造出一种沉郁的氛围。
“当朝柱石望全功,避世衡茅自安堵”两句,赞扬了赵中丞作为朝廷重臣,期望为国家建功立业的决心,同时也体现了他退隐时的宁静生活态度。
“宪节翩翩下浙西,海氛未息苍生苦”描述了赵中丞被派遣至浙西,面对动荡的局面,百姓仍然饱受苦难的情景,表达了对赵中丞使命艰巨的同情和敬意。
“湖山风景惨淡秋,谁复兰舟载歌舞”则通过对比,强调了赵中丞在严峻形势下的工作状态,与以往的欢乐生活形成鲜明对比。
“知君正气干层霄,栖霞岭头独吊古”赞美赵中丞的正直品格,即使身处逆境,仍能坚守道义,独自在栖霞岭上缅怀古人,寄托自己的理想与抱负。
“奸臣骨朽忠魂在,潮吼钱塘至今怒”表达了对奸臣的谴责,以及对赵中丞忠诚品质的肯定,潮水的怒吼象征着正义的力量永存。
“武昌城高昔登临,黄鹤飞来衔好音”回忆赵中丞曾经的辉煌时刻,黄鹤的出现象征着好运与佳音的到来。
“初加开府渔樵颂,先得荆州父老心”赞扬赵中丞在荆州受到百姓的欢迎与爱戴,显示了他的政治智慧与亲民形象。
“丹枫叶凋鄂渚夕,含思坐落天际参”描绘了鄂渚傍晚的景象,暗喻赵中丞的离别与思念之情。
“君不见辽阳戍垒日萧森,转饷艰难忧更深”借辽阳戍边的艰苦环境,表达对赵中丞在外征战的担忧与敬佩。
“三韩乘秋多警急,烽火夜照枯桑林”描述了边疆的紧张局势,烽火连天,显示了赵中丞面临的军事挑战。
“圣主垂衣新御极,默俯公卿赐颜色”表达了对赵中丞在新皇登基时受到恩宠的肯定。
“将术奇正服单于,天教两戒限南北”赞扬赵中丞的军事才能,能够运用奇正之术制服敌人,维护边境安宁。
“君秉旄钺宣威德,三楚无虞通万国”称赞赵中丞手持兵权,宣扬威德,使得三楚之地平安无虞,与各国友好往来。
“驰神每向承明庐,大江东流浩不息”表达了赵中丞勤于政务,心系国家,如同长江之水,浩荡不息。
整首诗通过对赵中丞形象的描绘,展现了其卓越的政治才能、高尚的人格魅力以及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厚情感,表达了诗人对其的崇高敬意和深切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