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和永叔夜闻风声有感
窗间星动摇,枕上人寤叹。
所叹吹阴云,苦热弥不欢。
当其气莫出,曷若无衣寒。
虚堂卧竹簟,汗体如露漙。
驱蚊爇蒿艾,宁复袭芝兰。
煎灼一如此,衰枯谁可完。
消磨任寒暑,安有不死丹。
三伏已过二,炎赫应渐残。
试看蜣螂虫,辛勤方转丸。
焉得从钓舟,逆上严子湍。
此事人所易,谢荣为独难。
谁顾万古名,黑石持镌刊。
风声不用撼,床头閒素纨。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次韵和永叔夜闻风声有感》,通过对夜晚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炎热夏季的不满以及对人生困苦的感慨。首句“月落夜正黑,风起庭槐端”写出了深夜的寂静与微风的起始,暗示了诗人难以入眠的情境。接着,“窗间星动摇,枕上人寤叹”通过星辰的摇动和人的叹息,渲染了诗人内心的不安与忧虑。
“所叹吹阴云,苦热弥不欢”直接表达了对酷热的抱怨,而“当其气莫出,曷若无衣寒”则进一步强调了热浪带来的不适。诗人以“虚堂卧竹簟,汗体如露漙”形容自己在竹席上辗转反侧,汗水如露珠般滑落,生活艰辛可见一斑。
“驱蚊爇蒿艾,宁复袭芝兰”描述了驱赶蚊虫的无奈,暗示环境的恶劣,而“煎灼一如此,衰枯谁可完”则表达了对岁月流逝、人生衰老的无奈感叹。诗人认为,无论生活如何艰难,都应坦然面对,就像“消磨任寒暑,安有不死丹”,即使无法逃避生活的煎熬,也要坚韧不屈。
最后四句“三伏已过二,炎赫应渐残”暗示夏季将要过去,而“试看蜣螂虫,辛勤方转丸”借蜣螂的形象,寓意即使在艰苦中也要努力生存。诗人发出感慨:“焉得从钓舟,逆上严子湍”,希望能像古人那样超脱尘世,但又自知这并非易事,只有“此事人所易,谢荣为独难”。
整首诗以风声为引,寓言人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困苦的深刻体验和对坚韧精神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对名利的淡泊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