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秋夜讲解诗赏析

秋夜讲解诗

南北朝 · 谢朓
四缘去谁肇,七识习未央。
沈沈倒营魄,苦荫蹙愁肠。
琴瑟徒烂熳,姱容空满堂。
春颜遽几日,秋垄终茫茫。
孰云济沉溺,假愿托津梁。
惠唱摛泉涌,妙演发金相。
空有定无执,宾实固相忘。
自来乘首夏,及此申暮霜。
云物清晨景,衣巾引夕凉。
风振蕉荙裂,霜下梧楸伤。
六龙且无借,三相宁久长。
何时接灵应,及子同舟航。

拼音版原文

yuánshuízhào

shíwèiyāng

chénchéndǎoyíng

yìnchóucháng

qínlànmàn

kuāróngkōngmǎntáng

chūnyán

qiūlǒngzhōngmángmáng

shúyúnchén

jiǎyuàntuōjīnliáng

huìchàngchīquányǒng

miàoyǎnjīnxiāng

kōngyǒudìngzhí

bīnshíxiāngwàng

láichéngshǒuxià

shēnshuāng

yúnqīngchénjǐng

jīnyǐnliáng

fēngzhènjiāoliè

shuāngxiàqiūshāng

liùlóngqiějiè

sānxiāngníngjiǔcháng

shíjiēlíngyìng

tóngzhōuháng

注释

云物:云彩和景物。。
蕉荙:芭蕉类植物。。
三相:佛教术语,通常指诸法的三种存在形态:生、住、灭。。
灵应:神明的回应或显灵。。
同舟航:一同乘坐舟船,比喻共同经历或合作。。

翻译

是谁最先触发了这四周的缘起,七种意识的习性却未曾停歇。
沉重地颠倒着心神,苦楚的阴影紧缩着忧愁的心肠。
琴瑟虽弹奏得华丽绚烂,美丽的容颜充盈着殿堂,却都是空洞。
青春的容颜能维持几日,秋天的田野最终只留下一片茫茫。
谁能说能救助深陷困境的人,我寄托愿望于能成为那渡人的桥梁。
智慧的歌声如泉水涌动,精妙的阐述显现金色的真理之相。
悟空而有,不执着于无,主体与客体本就相互遗忘。
从初夏开始自然而然地到来,直到这深秋白霜覆盖的时刻。
云彩和景物构成清晨的美景,衣物和巾带在傍晚带来凉意。
风吹得芭蕉叶裂开,霜降让梧桐楸树受伤害。
即使是传说中的六龙也无法借用,三种世间相怎会长久不变。
何时能与神明的回应相遇,与你共乘一舟同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在深秋之夜的内心世界和感受。"四缘去谁肇,七识习未央"表达了对过往情缘和知识积累的反思,显示出一种淡然与自我超脱的情怀。"沈沈倒营魄,苦荫蹙愁肠"则透露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忧虑和悲哀,似乎在表达对生命无常和世事无常的感慨。

"琴瑟徒烂熳,姱容空满堂"中的“琴瑟”指的是古代的两种乐器,这里形容诗人虽然拥有文艺之才,却感到孤独和空虚。"春颜遽几日,秋垄终茫茫"则是对时光易逝、季节更替的感叹,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短暂和自然界变化无常的思考。

"孰云济沉溺,假愿托津梁"中的“孰云”可能是指诗人自己,这里是在表达一种跨越困境、寻求救赎的心态。"惠唱摛泉涌,妙演发金相"则可能是在赞美某种艺术或文化的高贵和纯粹。

"空有定无执,宾实固相忘"表现了诗人对于物欲和名利的超然,不执着于世间纷扰。"自来乘首夏,及此申暮霜"则是在叙述时间流逝,从初夏到晚秋,表达了一种对岁月流转、事事无常的感慨。

"云物清晨景,衣巾引夕凉"描绘了自然界早晨和傍晚的宁静美丽,而"风振蕉荙裂,霜下梧楸伤"则是对秋天风霜给植物带来损害的描述,暗喻了人生易受外界变故之苦。

"六龙且无借,三相宁久长"可能是在表达一种希望或祈愿,希望某种美好的状态能够持续。最后"何时接灵应,及子同舟航"则是在探讨生命和宇宙的奥秘,以及对未来的一种期待。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自然、艺术以及时间流逝等主题的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