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移居西湖作二首(其一)赏析

移居西湖作二首(其一)

唐 · 齐己
火云阳焰欲烧空,小槛幽窗想旧峰。
白汗此时流枕簟,清风何处动杉松。
残更正好眠凉月,远寺俄闻报晓钟。
只待秋声涤心地,衲衣新洗健形容。

注释

火云:指火红的云彩,常用来形容夏日天空的景象。
阳焰:炽热的阳光,如同火焰一般。
小槛:小门槛,这里指简陋的居所。
幽窗:幽静的窗户。
旧峰:指诗人记忆中或曾游历过的山峰。
白汗:形容汗水之多,如同白色布条。
流枕簟:汗水浸湿了枕头和竹席,枕簟代指卧具。
清风:清凉的风。
杉松:杉树和松树,常绿乔木,这里可能象征清凉或远离尘嚣之地。
残更:夜将尽时的更次,指深夜。
凉月:凉爽的月光,给人以宁静清凉之感。
远寺:远处的寺庙。
报晓钟:寺庙清晨敲响的钟声,用来报知天明。
秋声:秋天的各种声音,如落叶、秋风等,常带有萧瑟、清冷之意,也寓含成熟、收获。
涤心地:洗涤心灵,使心境变得纯净。
衲衣:僧人的袍子,这里特指洗净的僧衣。
健形容:健康的外貌,形容人精神饱满、身体康健。

翻译

火红的云彩和炽热的阳光似乎要将天空燃烧,我坐在小门槛或幽暗的窗边思念着远方的山峰。
如今汗水如同白练般浸湿了枕席,却不知清风在何方吹动着杉树和松林。
这将尽的夜正是伴着凉月入眠的好时光,忽然间远处的寺庙传来报晓的钟声。
只等待秋天的声音来净化心灵的世界,僧衣新洗后更显精神饱满的模样。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宁静而又略带思索的情境。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平和与淡定。

“火云阳焰欲烧空”一句,以热烈的火云来比喻夏日炎炎的天气,同时也映射出一种热情如火的生活状态。然而紧接着,“小槛幽窗想旧峰”,诗人却选择了退隐,通过“小槛”的字眼营造了一种封闭而私密的空间,从这个角度来看,诗人的内心似乎并没有完全沉浸于外界的热闹,而是保持着一份对往昔山水的思念。

“白汗此时流枕簟”表明了夏夜难以入睡的情形,同时也暗示了一种身体上的不适,可能是因为炎热的天气。但紧接着,“清风何处动杉松”,诗人又捕捉到了自然界中那清凉而宁静的一刻,这种对比强烈地凸显了内心对于平和与舒适的渴望。

“残更正好眠凉月”一句,描绘了一幅在凉爽的夜晚安然入睡的情景,既是对身心得到片刻休憩的享受,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平静。紧接着,“远寺俄闻报晓钟”,通过遥远寺庙传来的清晨钟声,再次唤醒了诗人的意识,同时也为夜晚带来了一个和谐而宁静的结束。

最后两句“只待秋声涤心地,衲衣新洗健形容”,则是对未来的憧憬与期待。秋天以其清新的气息能够净化心灵,而诗人穿着洗净了的粗布衣服,展现了一种简朴而自在的生活态度。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感受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于内心平静与外界自然之美的深刻理解和欣赏。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