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朱同之福州户掾
宋 · 陈傅良
我自三山失马馀,君方千里问津初。
衣冠万室催科易,礼乐元戎节目疏。
谨勿向人徵外事,只须著意访奇书。
一年正好榕阴密,丹荔黄蕉奉版舆。
衣冠万室催科易,礼乐元戎节目疏。
谨勿向人徵外事,只须著意访奇书。
一年正好榕阴密,丹荔黄蕉奉版舆。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我:诗人自称。自:从。
三山:泛指远方或隐居之地。
失马:失去坐骑,可能象征失去某种依靠。
君:您,对方。
方:正。
千里:形容路途遥远。
问津:询问渡口,比喻寻求帮助或探索。
衣冠:官员的服饰,代指官府。
万室:众多房屋,形容地方大。
催科:催缴赋税。
易:容易。
礼乐:指社会风俗和文化活动。
元戎:军队的首领,这里可能指地方长官。
节目疏:节日安排不周全。
谨勿:务必不要。
徵:询问。
外事:外界的事情,指与个人生活无关的事。
著意:用心,特意。
访:寻找。
奇书:罕见的书籍。
一年正好:时令适宜。
榕阴密:榕树浓密的树荫。
丹荔:红色的荔枝。
黄蕉:黄色的香蕉。
奉版舆:进献给尊贵的客人。
翻译
我自从三山之地失去了马匹后,你正开始千里迢迢地寻找渡口。穿着官服的人们急于征收赋税,礼仪音乐的首领节日安排却显得粗略。
切勿向他人询问外界之事,只需专心搜寻稀奇的书籍。
这一年正适宜,榕树的树荫浓密,红心荔枝和黄色香蕉可以用来招待贵客。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学者陈傅良赠送给友人朱同之的,表达了对朱同之赴福州任职的勉励和期待。首句“我自三山失马馀”,以“失马”暗喻友人离别后的变化,暗示朱同之初到福州可能会面临新的挑战。次句“君方千里问津初”,描绘了朱同之远行福州的情景,表达出对他的祝福与鼓励。
第三句“衣冠万室催科易”,称赞福州地区百姓富庶,赋税征收应较为顺利,但也提醒朱同之要公正严谨。第四句“礼乐元戎节目疏”,暗示福州文化繁盛,但作为地方官员,朱同之在节日庆典上也要注重细节,不能疏忽。
第五句“谨勿向人徵外事”,告诫朱同之不必过分关注外界琐事,应专注于本地事务。第六句“只须著意访奇书”,则希望他能广泛搜罗珍贵书籍,充实自己,提升学识。
最后两句“一年正好榕阴密,丹荔黄蕉奉版舆”,描绘了福州一年四季的美好景象,尤其是满眼的榕树浓荫和丰富的水果,预祝他在福州度过愉快的一年,并期待他能为当地带来福祉。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既充满关怀又富有诗意的送别诗,体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地方治理的殷切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