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曲(其七)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善才三两弄蛮弦,水马如飞欲上天。
羡杀金花倭帽客,夺标能得一婵娟。
羡杀金花倭帽客,夺标能得一婵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东湖畔的一幕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人物的动态与情感。首句“善才三两弄蛮弦”,巧妙地运用了“善才”这一古代对琵琶师的尊称,暗示出音乐家们正在弹奏着异域风情的乐曲,以“三两”形容人数不多,却能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悠扬的氛围。接着,“水马如飞欲上天”一句,将水面上的船只比喻为在空中飞翔的马匹,生动地表现了船只在湖面快速移动的情景,同时也暗含了一种超脱凡尘、追求自由的精神向往。
“羡杀金花倭帽客,夺标能得一婵娟”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这里的“金花倭帽客”指的是穿着特定服饰的日本旅人,他们或许因为某种比赛或活动而聚集于此。诗人用“羡杀”二字表达了对这些日本旅人的羡慕之情,可能是因为他们的服饰、行为或是某种技艺吸引了诗人的眼球。而“夺标能得一婵娟”中的“婵娟”常用来形容美丽的女子,这里似乎是在说,这些日本旅人中有一位女子以其出众的才华或美貌赢得了众人的关注和赞赏。整句话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异国文化的欣赏,也体现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赞美。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东湖畔的一段独特景象,以及诗人对于音乐、自然与异国文化的深刻感受和审美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