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午登祝融峰四面忽起白雾漭不辨下上予趺坐石上㗳然与之俱忘赏析

午登祝融峰四面忽起白雾漭不辨下上予趺坐石上㗳然与之俱忘

明 · 胡直
祝融吐雾昼漫漫,趺坐中天白璧坛。
混沌未经七日凿,妙圆那用九年观。
元夷使者金书迥,南岳夫人玉液寒。
从此仙游非世侣,便应岩下挂尘冠。

鉴赏

此诗《午登祝融峰四面忽起白雾漭不辨下上予趺坐石上㗳然与之俱忘》是明代诗人胡直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午时登临祝融峰,峰顶忽然升起浓厚白雾,视线模糊,无法分辨上下。诗人选择静坐于岩石之上,与雾气融为一体,达到了物我两忘的境界。

首句“祝融吐雾昼漫漫”,以“祝融”象征火神,形象地描绘出白雾在白天弥漫的情景,营造了一种神秘而壮阔的氛围。接着“趺坐中天白璧坛”,诗人选择在一片白茫茫的天地间,盘腿而坐于如同白玉般的祭坛之上,进一步强化了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

“混沌未经七日凿,妙圆那用九年观”,这两句运用了神话传说中的典故,暗喻诗人的心境如同混沌初开,无需长时间的观察和思考,就能达到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这里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个人心境相融合,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感悟和内心的宁静。

“元夷使者金书迥,南岳夫人玉液寒”,这两句通过描述与神仙的交流,进一步深化了诗人与自然界的联系。元夷使者以金书传达信息,南岳夫人以玉液提供清凉,这些超凡脱俗的场景,不仅增添了诗歌的神秘色彩,也体现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最后,“从此仙游非世侣,便应岩下挂尘冠”,表达了诗人从这次经历中获得的启示:从此以后,他的心灵之旅不再属于凡人,他应该在山岩之下挂起尘世的冠冕,意味着诗人决心摆脱世俗的束缚,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与超越。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美景时的内心世界,以及由此引发的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思考。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