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山居寄钱起
唐 · 李端
怅望青山下,回头泪满巾。
故乡多古树,落日少行人。
发鬓将回色,簪缨未到身。
谁知武陵路,亦有汉家臣。
故乡多古树,落日少行人。
发鬓将回色,簪缨未到身。
谁知武陵路,亦有汉家臣。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怅望:惆怅地凝视。青山:青翠的山峦。
泪满巾:泪水打湿了手帕。
故乡:家乡。
古树:年代久远的大树。
落日:傍晚的太阳。
少行人:行人稀少。
发鬓:两鬓。
回色:显现老态。
簪缨:古代官员的冠饰。
武陵路:武陵的小路,这里暗指桃花源(源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汉家臣:汉朝的臣子。
翻译
满怀惆怅望着山下,回头时泪水已湿透衣巾。故乡到处都是古老的树木,夕阳下却少见行人的踪影。
头发开始显现出岁月的痕迹,但官帽和玉簪还未戴在身上。
谁能想到,在这武陵小路上,也有汉朝的臣子隐居。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归隐之士对自然景物的感慨与乡愁。开篇两句“怅望青山下,回头泪满巾。”表现了诗人对于故土的深情和不舍,泪水涟涟,充分体现了诗人的哀伤之情。接下来的“故乡多古树,落日少行人。”则是对故乡景象的描绘,古树参天,落日余晖,给人以静谧与孤寂之感。
在“发鬓将回色,簪缨未到身。”中,可见诗人对个人容颜变化的细腻观察,显示出一种超脱世俗、淡泊明志的情怀。最后两句“谁知武陵路,亦有汉家臣。”则是对历史的眷恋和自我身份的认同。这里的“武陵路”和“汉家臣”,不仅是地理与历史的指涉,更是诗人情感寄托之所在。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故土亲情的留恋,以及个人隐逸生活状态的描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