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居杂兴十首(其五)
莺声十年事,草色满城春。
道丧悲浮俗,情高梦古人。
眼前君莫问,我与酒杯亲。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孙一元的《幽居杂兴十首(其五)》描绘了诗人归隐生活的恬静与内心世界的追求。首句“归卧茅檐下”展现了诗人居住在简朴的环境中,享受着宁静的生活。次句“读书终爱贫”表达了他对贫穷生活的喜爱,认为贫困中阅读更能带来精神上的富足。
第三句“莺声十年事”,以春天的莺鸣唤起诗人对往事的回忆,可能包含了十年来的酸甜苦辣。最后一句“草色满城春”则进一步渲染了春意盎然的环境,与前文读书的场景相映成趣。
“道丧悲浮俗”一句,诗人感叹世风日下,人情浮躁,流露出对世俗风气的忧虑和哀叹。然而,“情高梦古人”又体现出诗人高尚的情操,他向往古代圣贤的精神境界,寄托理想。
结尾“眼前君莫问,我与酒杯亲”表达出诗人不愿过多与外界交往,只愿沉浸在书本和酒杯之中,享受孤独而深沉的时光。整首诗通过日常生活细节和内心感受,展现出诗人淡泊名利、追求精神自由的人生态度。
词语解释
读书的意思:◎ 读书 dúshū(1) [read]∶看着书本出声读或默读(2) [study]∶正式学习一个科目或课程她读书很用功...
浮俗的意思:(1).浮薄的习俗。 南朝 梁 萧统 《令旨解二谛义》:“正以浮俗,故无义可辨,若有义可辨,何名浮俗。” 唐 杜甫 《赠虞十五司马》诗:“交态知浮俗,儒流不异门。”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刘长卿》:“ 长卿 清才冠世,颇凌浮俗。”(2).浅薄,粗俗。 宋 严羽 《沧浪诗话·诗证》:“《太白集》中《少年行》,只有数句类 太白 ,其他皆浅近浮俗,决非 太白 所作。” 叶圣陶 《倪焕之》十:“当然,灯会那种粗犷浮俗的‘白相人’风是应当改革的。”...
古人的意思:概述一:是指过去的人,随着时间向后的迁移,只要到人世间来过一趟的人都要成为古人。差别只在于时期或时代不同。二:是指过去的,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的名人。如:孔子,老子,李时珍,李白,杜甫,李清照。三:是指古人类,猿人。介于猿人与新人之间的人类。生存于一、二十万年以前,地质年代属更新世晚期,文化属旧石器时代中期——莫斯特期。最早引人注意的是1856年在德国杜塞尔多夫尼安德特河流域附近洞穴中发现的尼安德特人。所以人类发展的这个阶段又称为尼人阶段。古人的主要体质特征:脑容量很大,男女平均为1,440毫升;但脑的结构...
归卧的意思:谓辞官还乡。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二》:“﹝ 贾耽 、 郑珣瑜 ﹞二相皆天下重望,相次归卧。” 唐 李山甫 《山中寄梁判官》诗:“归卧东林计偶谐,柴门深向翠微开。”...
酒杯的意思:见“ 酒杯 ”。亦作“ 酒盃 ”。亦作“ 酒柸 ”。喝酒用的杯子。 宋 沉遘 《次韵和少述秋兴》:“胜事祇随诗句尽,壮怀犹向酒柸舒。” 金 元好问 《庚子三月十日作》诗:“残梦忘书帙,餘香殢酒杯。” 元 揭傒斯 《四友》诗之三:“青天入酒盃,歌笑中夜激。” 明 张茅亭 《一封书·闺怨用<断肠集>结尾》曲:“残灯对酒盃。”《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八回:“后来 小云 输了拳,他伸手取了酒杯代吃。”...
茅檐的意思:◎ 茅檐 máoyán[thatched cottage] 茅,指盖屋的草;檐,本是房檐。茅檐指茅屋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宋· 辛弃疾《清平乐·村居》...
年事的意思:(1).年岁,年纪。 南朝 梁 何逊 《入西塞示南府同僚》诗:“年事已蹉跎,生平任浩荡。” 唐 杜甫 《重送刘十弟判官》诗:“年事推兄忝,人才觉弟优。” 巴金 《秋》四八:“他们外婆年事已高,他们两个舅舅都到外州县做事情去了。”(2).指过农历新年的事务。《红楼梦》第五五回:“且説 荣府 中刚将年事忙过, 凤姐儿 因年内年外操劳太过,一时不及检点,便小月了。”《儿女英雄传》第二四回:“舅太太年前忙忙的回家一趟,料理毕了年事,便赶回来。”...
十年的意思:形容时间长久。《左传·僖公四年》:“一薰一蕕,十年尚犹有臭。” 杨伯峻 注:“十年,言其久也。” 唐 贾岛 《剑客》诗:“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眼前的意思:指眼前所见的事物或情况。...
莺声的意思:(1).黄莺的啼鸣声。 唐 白居易 《春江》诗:“鶯声诱引来花下,草色勾留坐水边。” 元 王逢 《题张后山西堂》诗:“柳行接陇鶯声迥,椶影涵波鹤思閒。”(2).多比喻女子宛转悦耳的语声。《水浒传》第一百回:“ 琼英 在城下鶯声娇囀,叫道:‘我乃郡主,保护大王到此,快开城门。’” 清 王韬 《淞隐漫录·白素秋》:“耳畔鶯声嚦嚦,口脂之馥直透鼻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