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集程仲凯玉树亭同梅太符罗高君作
明 · 胡应麟
珠帘十二锁兰苕,一树亭亭碎月摇。
贝叶恍疑天竺寺,琼花如睹广陵桥。
阶前秀色呈诸谢,庭后新声度六朝。
最是缟衣明夕梦,相思愁绝彩云遥。
贝叶恍疑天竺寺,琼花如睹广陵桥。
阶前秀色呈诸谢,庭后新声度六朝。
最是缟衣明夕梦,相思愁绝彩云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夜中的一次聚会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景物之美与情感之深。首先,“珠帘十二锁兰苕”,以珠帘比喻精致的装饰,兰苕象征着高雅的植物,营造出一种华美而清幽的氛围。“一树亭亭碎月摇”则将月光洒在树上,形成斑驳光影的效果,生动地描绘了月夜的静谧与美丽。
接着,“贝叶恍疑天竺寺,琼花如睹广陵桥”,运用了比喻和联想的手法,将眼前的景象与遥远的佛教圣地和历史名桥相联系,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历史文化的追忆。这种跨越时空的联想,增加了诗歌的意境深度。
“阶前秀色呈诸谢,庭后新声度六朝”,进一步描绘了聚会场所的环境,通过“诸谢”和“六朝”这两个文化符号,暗示了聚会的高雅和历史底蕴,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古代文人雅集的向往和追慕。
最后,“最是缟衣明夕梦,相思愁绝彩云遥”,表达了诗人对相聚时光的珍惜和对未来的憧憬,以及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缟衣代表纯洁与高洁,明夕梦则寄托了对未来美好时刻的期待,而“彩云遥”则象征着距离与别离的忧伤。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巧妙的比喻,不仅描绘了秋夜聚会的美景,还蕴含了深厚的文化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