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书客童君见过赋此为赠
明 · 唐顺之
有客扁舟问草庐,窗前梧叶正萧疏。
山人巳得忘筌意,不复从君乞异书。
山人巳得忘筌意,不复从君乞异书。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远方访客相遇的情景,以及在秋日里静谧的山居生活。首句“有客扁舟问草庐”,生动地展现了访客乘着小舟前来探访的情景,草庐则暗示了诗人隐居的生活状态。次句“窗前梧叶正萧疏”,通过描写窗外梧桐叶的稀疏,营造出秋天特有的清冷氛围,同时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
接着,“山人已得忘筌意”一句,借用了庄子《外物》篇中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已经领悟到“忘筌”的境界,即超越了形式与手段,达到了心灵的自由与超脱。这里的“忘筌”比喻超越了表面的形式,达到了更深层次的精神追求和理解。
最后一句“不复从君乞异书”,则进一步展示了诗人对知识的态度,他不再寻求外在的知识或书籍来丰富自己,而是已经内在地达到了一种满足与自足的状态。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体悟,也反映了其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和自我实现的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场景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生命态度和精神世界,是一首富有深意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