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唐多令二首(其二)赏析

唐多令二首(其二)

清 · 蒋敦复
独抱一弦琴。
清风来竹林。
但空山、谁与知音。
顾影可怜人绝代,问三九,玉梅心。
仙梦鬲遥岑。
芳蕤何处寻。
听绵蛮、还感微禽。
西北楼高天万里,倚愁外,碧云深。

鉴赏

这首诗《唐多令二首(其二)》由清代诗人蒋敦复所作,以细腻的情感和清雅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孤独而深邃的画面。

首句“独抱一弦琴”,开篇即点明了主人公的孤独状态,他独自一人,怀抱琴瑟,似乎在寻求心灵的慰藉或表达内心的情感。接着,“清风来竹林”一句,通过自然界的清风与竹林的和谐共处,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凄凉的氛围,暗示着主人公内心的孤寂与外界环境的冷清。

“但空山、谁与知音”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孤独感,表达了主人公渴望找到知音的心愿,却只能在空旷的山间自言自语,无人能理解其内心深处的忧郁与渴望。

“顾影可怜人绝代,问三九,玉梅心。”这几句诗中,主人公通过自问自答的形式,将自己比作绝世佳人,如同冬日里傲然开放的玉梅,虽美却难以被人欣赏和理解。这里的“三九”可能是指严寒的冬季,象征着主人公所处环境的艰难与内心的寒冷。

“仙梦鬲遥岑。芳蕤何处寻。”这两句诗中,主人公似乎在追寻某种超凡脱俗的梦想,或是寻找生命中的美好与希望,然而这些梦想和美好仿佛遥不可及,只能在遥远的山峰之上隐约可见。

“听绵蛮、还感微禽。”这一句通过听鸟鸣声,表达了主人公对自然界细微生命的感知,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自身处境的无奈与感慨。

“西北楼高天万里,倚愁外,碧云深。”最后两句描绘了一幅辽阔而深远的景象,主人公站在高楼上,望着无垠的天空和深邃的碧云,心中充满了愁绪与思考。这种景象既展现了主人公的孤独与寂寞,也暗示着他对于人生、宇宙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整首诗通过对主人公内心情感的细腻描绘,以及自然景象的巧妙融合,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