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东篱晚兴
断虹初霁雨,新雁欲迎霜。
黄菊秋香老,乌纱雪鬓凉。
王弘人去远,目送楚峰长。
鉴赏
这首元末明初叶颙的《九日东篱晚兴》描绘了一幅秋日傍晚的田园景象。"杳杳柴桑路",诗人以柴桑之路的遥远和幽深,暗示了孤独与寂寥之感。"东篱对夕阳",诗人站在东篱边,面对缓缓落下的夕阳,营造出宁静而略带哀愁的氛围。
"断虹初霁雨",雨后的彩虹短暂而明亮,象征着生活中的希望与转机。"新雁欲迎霜",大雁南飞,预示着季节的变换,也暗含时光流逝的感慨。"黄菊秋香老",菊花在秋风中凋零,寓意岁月的无情和人生的衰老。
"乌纱雪鬓凉",乌纱帽和白发交织,形象地刻画了诗人的苍老形象,感受到岁月带来的寒意。最后,"王弘人去远,目送楚峰长",诗人以王弘的典故表达对友人的怀念,遥望远方的楚峰,寄托了无尽的思念和离别的失落。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自然和友情的深刻感悟,具有浓厚的田园诗情和哲理意味。
词语解释
柴桑的意思:(1).古县名。 西汉 置,因县西南有 柴桑山 得名,治所在今 江西省 九江市 西南。 东汉 末, 诸葛亮 见 孙权 于此,共图抗 曹 。 晋 以后历为 浔阳郡 和 江州 治所。 隋 废。 晋 郭璞 《江赋》:“鼓洪涛於 赤岸 ,沦餘波乎 柴桑 。”(2).借指 晋 陶潜 。因其故里在 柴桑 ,故称。 清 钱谦益 《吴封君七十序》:“指 娄水 为 潯阳 ,即家园为 庐 阜,饮 柴桑 之酒,一觴独进;鼓 少文 之琴,众山皆响。” 陈三立 《次韵黄知县苦雨》:“陆沉共有神州痛,休问 柴桑 漉酒巾。”(...
东篱的意思:(1). 晋 陶潜 《饮酒》诗之五:“採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后因以指种菊之处;菊圃。 唐 杨炯 《庭菊赋》:“凭南轩以长啸,坐东篱而盈把。” 宋 柳永 《玉蝴蝶·重阳》词:“西风吹帽,东篱携酒,共结欢游。” 明 冯惟敏 《南吕一枝花·送贾封君约庵来游上谷南还》套曲:“恰东篱劝插黄花,又南浦催斟緑酒。”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黄英》:“僕以君风流高士,当能安贫;今作是论,则以东篱为市井,有辱黄花矣。”(2).园圃名。 宋 陆游 《东篱记》:“ 放翁 告归之三年,闢舍东茀地,南北七十五尺,东...
断虹的意思:一段彩虹;残虹。 宋 欧阳修 《临江仙》词:“柳外轻雷池上雨,雨声滴碎荷声,小楼西角断虹明。” 元 傅若金 《送笃御史之南台》诗:“明朝挟策 秦淮 道,惆悵 燕云 隔断虹。” 清 纳兰性德 《金人捧露盘·净业寺观莲有怀荪友》词:“藕风轻莲,露冷断虹收。”...
霁雨的意思:雨止。 宋 张元干 《怨王孙》词:“霽雨天迥,平林烟暝。” 刘白羽 《芳草集·昆仑山的太阳》:“霁雨初晴,西北高原阳光格外灿烂。”...
目送的意思:目送指目光追随着目标的离去,表达了对别人离去的关注、思念或送别之情。...
秋香的意思:(1).秋日开放的花。多指菊花、桂花。 唐 李贺 《金铜仙人辞汉歌》:“画栏桂树悬秋香,三十六宫土花碧。” 唐 郑谷 《菊》诗:“露溼秋香满池岸,由来不羡瓦松高。” 元 白朴 《乔木查·对景》套曲:“蝉声咽,露白霜结,水冷风高,长天雁字斜,秋香次第开彻。”(2).一种桂花的名称。 宋 王十朋 《诗序》:“与 万先之 登 丹芳岭 ,路人有手持桂花者,戏觅之,慨然相赠,且言欲施此花久矣,又言花名秋香,一名十里香。”...
乌纱的意思:(1).指古代官员所戴的乌纱帽。 唐 皮日休 《夏景冲淡偶然作》诗:“祗隈蒲褥岸乌纱,味道澄怀景便斜。” 宋 王禹偁 《<李太白真赞>序》:“龙竹自携,乌纱不整;异貌无匹,华姿若生。”《平山冷燕》第一回:“喝声未絶,只见班部中闪出一官,乌纱象简,趋跪丹墀。”(2).泛指官帽。 清 洪楝园 《后南柯·辞职》:“想当年司宪护高牙,误军事褫乌纱,如炉王法便追拿。”参见“ 乌纱帽 ”。(3).借指官位。 明 孙仁孺 《东郭记·与之大夫》:“覷了这人情笑杀,可道当今底是识乌纱。”参见“ 乌纱帽 ”。(4)....
夕阳的意思:◎ 夕阳 xīyáng[the setting sun] 傍晚的太阳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登乐游原》...
杳杳的意思:(1).昏暗貌。《楚辞·九章·怀沙》:“眴兮杳杳,孔静幽默。”《古诗十九首·驱车上东门》:“白杨何萧萧,松柏夹广路,下有陈死人,杳杳即长暮。” 宋 欧阳修 《和徐生假山》:“阴穴覷杳杳,高屏立巉巉。” 清 方苞 《七思·兄子道希》:“春阳兮载歊,白日兮昭昭,而杳杳兮即长夜,患吾心兮若焦。”(2).幽远貌。《楚辞·九章·哀郢》:“ 尧 舜 之抗行兮,瞭杳杳而薄天。” 洪兴祖 补注:“杳杳,远貌。” 唐 柳宗元 《早梅》诗:“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 康有为 《广艺舟双楫·体变》:“若后之变者,则万...
迎霜的意思:犹遇霜。谓天寒。 唐 高适 《九月九日酬颜少府》诗:“行子迎霜未授衣,主人得钱始沽酒。” 唐 鲍溶 《客途逢乡人旋别》诗:“牢落岁华晏,相怜客中贫。迎霜君衣煖,与我同一身。” 元 马致远 《汉宫秋》第三折:“俺向着这迥野悲凉,草已添黄,兔早迎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