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雉山寺宋永初中有僧西颙诵法华经于此白雉听之而化至唐黄梅五祖弟子喜登告祖乞巡礼五祖应以遇雉即止后至此开山本朝王初寮有留题赏析

雉山寺宋永初中有僧西颙诵法华经于此白雉听之而化至唐黄梅五祖弟子喜登告祖乞巡礼五祖应以遇雉即止后至此开山本朝王初寮有留题

宋 · 乐雷发
藓碑萝石拥岩扃,独倚筇枝问大乘。
白雉苦无千岁种,青山空识六朝僧。
诗传北岳刊新帖,禅接西淮冷旧灯。
拟凿冰泓浇冻砚,禊亭閒借法华誊。

注释

藓碑:长满青苔的石碑。
萝石:缠绕在岩石上的藤蔓。
岩扃:山洞的入口。
筇枝:竹杖。
大乘:佛教的一个流派。
白雉:白色的野鸡。
千岁种:长久存在的品种。
六朝僧:六朝时期的僧侣。
诗传:诗作流传。
北岳:中国五岳之一,指恒山。
刊新帖:刻印新的诗集。
禅接:禅宗的延续。
西淮:古代地名,今江苏扬州一带。
冷旧灯:古老的冷光灯,象征古老的传统。
冰泓:冰冻的池塘。
冻砚:被冻住的砚台。
禊亭:古人举行春禊活动的亭子。
法华:佛教经典《法华经》。
誊:抄写。

翻译

青苔覆盖的石碑和藤萝环绕着山洞门,独自倚杖询问大乘佛法。
白色的野鸡遗憾地没有千年长久的品种,青山只记得六朝时的僧侣们。
诗篇在北岳流传着新的刻本,禅宗传承沿袭着西淮冰冷的古灯。
打算凿开冰冻的池塘来洗涤冻砚,闲暇时在禊亭借法华经抄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山古寺的幽静图景,藓碑萝石间的岩扃,独自倚靠在筇枝旁边询问佛法的大乘之道。白雉因无千岁种而感苦,与六朝时期僧人的青山空识相呼应。诗中还提到北岳的新帖和西淮冷旧的灯光,禅师们在这里接续着古老的智慧。拟凿冰泓以浇冻砚,借用禊亭閒的法华经誊。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写,表达了对佛法深邃哲理的探求,以及对历史文化传承的尊重和怀念。藓碑萝石等意象构成了一个与世隔绝、静谧古雅的空间,而白雉的化身则象征着从物质到精神层面的转变。在诗中,时间跨越了六朝至唐代,展现了历史的悠长和文化的传承。同时,诗人通过对宋永初中僧人的提及,以及本朝王初寮留题的事迹,强调了禅宗开山祖师与佛法传承之间的联系。

整首诗语言古朴,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历史和佛理的深刻理解和艺术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