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西厅候试诸生呈堂尊方石先生赏析

西厅候试诸生呈堂尊方石先生

明 · 林光
堂堂胄监萃儒冠,虚席公来众尽安。
言志何尝非善诱,较文那谓启争端。
尘埃望雨真如渴,花木逢春自可观。
笑我衰残无一技,也随桃李育桥门。

鉴赏

这首明代林光所作的《西厅候试诸生呈堂尊方石先生》诗,描绘了在西厅等待考试的诸生向堂尊方石先生敬献诗篇的情景。诗中充满了对教育的尊重与对知识的渴望。

首联“堂堂胄监萃儒冠,虚席公来众尽安”,以“堂堂”形容教育场所的庄严,汇集了众多儒生,虚席以待尊长的到来,营造出一种肃穆而有序的氛围,体现了对知识和教育的敬畏之心。

颔联“言志何尝非善诱,较文那谓启争端”,表达了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讨论和比较文章,旨在激发学生的思考,而非引发争执,强调了教育的正面引导作用。

颈联“尘埃望雨真如渴,花木逢春自可观”,运用自然景象比喻,形象地表达了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如同干旱土地期盼雨水滋润一般。同时,春天万物复苏,花木欣欣向荣,象征着学生在知识的滋养下成长,展现出教育带来的生机与希望。

尾联“笑我衰残无一技,也随桃李育桥门”,诗人以自谦之语,表示自己虽已年老,但仍然愿意像桃李一样,为后辈提供成长的环境和指导,体现了老一辈对年轻一代的关怀与传承精神。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古代教育的庄重与严谨,更蕴含了对知识追求的热忱以及对教育传承的重视,是一首富有深意的教育颂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