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申岁书怀
空费千金学,何尝一称心。
呼鸡秋岸远,饮犊夜江深。
欲问三迁术,陶朱不可寻。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袁凯的《丙申岁书怀》,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感慨的深度思考。首句“素书犹在箧”,以“素书”象征过去的理想或学问,暗示岁月虽逝,但知识犹存;“白发忽盈簪”则描绘了诗人猛然发现岁月已在他头上留下痕迹,流露出对青春不再的感叹。
接下来,“空费千金学,何尝一称心”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学习,却未能实现心中期望的遗憾,暗含着对现实与理想的落差感。“呼鸡秋岸远,饮犊夜江深”通过描绘秋日江边的孤独场景,进一步渲染出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失落,以及对宁静田园生活的向往。
最后两句“欲问三迁术,陶朱不可寻”,“三迁术”典故出自《史记·孔子世家》,意指孔子为求学三次搬家,这里借指勤奋好学的精神。诗人感慨,尽管有向孔子那样勤奋学习的心,但现实中已经找不到像陶朱公(即范蠡)那样的贤人可以请教,表达了对理想社会和贤人难觅的无奈。
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体现了诗人对人生际遇的反思和对理想追求的执着。
词语解释
白发的意思:◎ 白发 báifà[white hair] 白头发白发谁家翁媪。——辛弃疾《清平乐》...
不可的意思:◎ 不可 bùkě(1) [should not]∶不可能;不可以兼与药相粘,不可取。——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学不可以已。——《荀子·劝学》(2) [must not]∶决不能,必须不而势力众寡不可论。——《资治通鉴》不可一概而论(3) [simply must]∶与“非”搭配,表示必须或一定今天这个会很重要,我非去不可...
称心的意思:[释义](动)符合心愿,心满意足。 [构成]动宾式:称|心 [例句]女儿找的朋友很称心。(作谓语)...
何尝的意思:◎ 何尝 hécháng(1) [never]∶用在肯定形式前表示否定,有“未尝”、“哪里”、“并不是”的意思我何尝说过这样的话?(=我未尝说过这样的话)历史的教训人们何尝忘记?在那艰苦的条件下,我们何尝叫过一声苦?(2) [not that]∶用在否定形式前表示肯定我何尝不想去?只是没有工夫(=我很想去,只是没工夫)生物都有新陈代谢,细菌又何尝不是如此?...
空费的意思:白费。 宋 辛弃疾 《生查子·民瞻见和用前韵》词:“人间无凤凰,空费穿云笛。” 郭沫若 《星空·孤竹君之二子》:“你为甚么要率领着他们来追赶我?你是空费心血了。” 茅盾 《子夜》五:“不要空费时间,我们赶快正式开会罢!”...
千金的意思:[释义](1) (名)很多的钱。 (2) (名)敬辞;称别人的女儿。 [构成]偏正式:千(金 [例句]生了个千金。(作宾语)...
三迁的意思:(1).相传 孟轲 幼年时,邻里环境不好, 孟母 三次迁居,使 轲 得到比较好的学习环境。事见 汉 刘向 《列女传·邹孟轲母》、 汉 赵歧 《孟子题辞》。后常以“三迁”为颂扬母教之词。 宋 叶适 《朱文昭母杨氏挽词》:“义并三迁峻,书成百卷长。” 清 钱谦益 《南京刑部浙江清吏司主事董继周授承德郎制》之五:“三迁之教既成,而一日之养不逮。”(2).三次迁徙。《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论》:“ 范蠡 三迁,皆有荣名。” 清 黄遵宪 《潮州行》:“一夕輒三迁,踪跡无定所。”(3).三次升迁。 宋 俞文豹...
素书的意思:(1).古人以白绢作书,故以称书信。 汉 蔡邕 《饮马长城窟行》:“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 唐 杜甫 《暮秋遣兴呈苏涣侍御》诗:“久客多枉友朋书,素书一月凡一束。” 明 王錂 《春芜记·诉怨》:“怎不仗青鸞传素书,打叠下屠龙计,想鶯儔自可期。” 清 吴伟业 《鲞鹤》诗:“ 丁令 师来寄素书,羽毛零落待何如。”(2).兵书名。旧题 汉 黄石公 撰, 宋 张商英 注。以道、德、仁、义、礼五者为主旨,取 老子 之说为注释。因本文及注文多如出一手,或疑为 张商英 所伪托。 ...
陶朱的意思:即 陶朱公 。后泛指大富者。《韩非子·解老》:“夫弃道理而忘举动者,虽上有天子诸侯之势尊,而下有 猗顿 、 陶朱 、 卜祝 之富,犹失其民人而亡其财资也。” 晋 葛洪 《抱朴子·论仙》:“然不可以 黔娄 、 原宪 之贫,而谓古者无 陶朱 、 猗顿 之富。” 明 王錂 《寻亲记·告借》:“富足堪并于 陶朱 ,机谋不下于 黄石 。” 郁达夫 《题友人郑泗水半闲居》诗:“难道半閒还治产,五湖大业比 陶朱 。”参见“ 陶朱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