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沈朝议之渊挽诗(其一)赏析

沈朝议之渊挽诗(其一)

宋 · 蔡戡
早擅云间誉,唯公伯仲贤。
谏篇馀祖烈,经学自家传。
出处无馀恨,哀荣得两全。
善人今已矣,埋玉向新阡。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蔡戡为沈朝议所作的挽诗,表达了对沈朝议高尚品德和卓越才能的赞扬。首句“早擅云间誉”称赞沈朝议在早年就享有崇高的声誉,如同云间明星般耀眼。接着,“唯公伯仲贤”进一步强调他的贤能,与当时的杰出人物相当。

诗中提到“谏篇馀祖烈”,表明沈朝议继承了家族的忠直传统,积极进谏,留下了良好的家风。同时,“经学自家传”则肯定他在经学上的深厚造诣,学问世代相传。诗人认为沈朝议的一生没有遗憾,“出处无馀恨”,无论在官场还是退隐,都能坦然面对。

“哀荣得两全”表达了沈朝议去世后,虽然有哀痛之情,但他的荣耀和声名得以保全,这是对他一生功绩的公正评价。最后,“善人今已矣,埋玉向新阡”表达了对沈朝议这位善良人士的深深怀念,他的美德将长存于世,仿佛被埋藏的宝玉,永远在新的墓地里熠熠生辉。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深情而又充满敬意的挽诗,通过对沈朝议生平事迹的回顾,展现了他高尚的人格和学术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