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来自岭海者云扶桑花也予昔所见殊不类是殆大苏所咏涓涓泣露紫含笑焰焰烧空红拂桑耳花家剪双头见寄始觉首四作之误乘酒漫成六首以赎差错插砚水瓶嫣然有笑语意岂亦怜老人之衰眊耶复取馀沥浇之当缠头耳滇蜀村歌云披蓑衣打杖头鼓风流在何处予拟答乡谚云雪落长江里依旧化作水何不落则雨却要是个底不知花神有知作何平章夜见梦云叟所谓黄连树下弹琴也(其一)
明 · 徐渭
昔者曾怜佛桑贱,今来却见贵扶桑。
天鸡叫罢日才上,海蜃楼高霞正忙。
此时此花染欲醉,是株是朵茜成行。
都争茜颊堪千镒,谁问莲花似六郎。
天鸡叫罢日才上,海蜃楼高霞正忙。
此时此花染欲醉,是株是朵茜成行。
都争茜颊堪千镒,谁问莲花似六郎。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徐渭创作,名为《自岭海寄扶桑花》,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扶桑花的观察与感受。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对比手法,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
首句“昔者曾怜佛桑贱,今来却见贵扶桑”表达了诗人对扶桑花从不被重视到如今受到珍视的态度转变,体现了自然界中事物价值的相对性。接着,“天鸡叫罢日才上,海蜃楼高霞正忙”描绘了清晨景象,鸡鸣之后,太阳初升,海市蜃楼与霞光交织,营造出一幅宁静而壮丽的画面。
“此时此花染欲醉,是株是朵茜成行”进一步描述了扶桑花的美丽,仿佛是大自然的调色板,将色彩渲染得如醉如痴。接下来,“都争茜颊堪千镒,谁问莲花似六郎”则通过对比,强调了扶桑花的独特魅力,与传统审美中的莲花进行对比,突出了其独特的价值。
最后,“乘酒漫成六首以赎差错插砚水瓶嫣然有笑语意岂亦怜老人之衰眊耶复取馀沥浇之当缠头耳”表达了诗人借酒抒怀,通过诗歌来弥补自己对扶桑花认识上的偏差,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界的深深敬意和对老年时光的感慨。
整首诗不仅赞美了扶桑花的美丽,更蕴含了对自然、时间、生命等多重主题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