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中怀友生
唐 · 栖蟾
荔枝江上立,望北几思量。
隔海无书劄,前年在汉阳。
瘴村人起早,铜柱象揩光。
居此成何事,寻君过碧湘。
隔海无书劄,前年在汉阳。
瘴村人起早,铜柱象揩光。
居此成何事,寻君过碧湘。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荔枝江:指生长有荔枝的江边地带。望北:向北方眺望。
思量:思考、思念。
隔海:形容相隔遥远,此处特指与北方的间隔。
书劄:书信。
前年:往年的意思,这里指过去的时间。
汉阳:地名,位于中国湖北省。
瘴村:指南方湿热多瘴气的村庄。
人起早:居民习惯早起。
铜柱:可能指历史上的地标或象征性建筑。
揩光:擦拭得光亮。
居此:居住在这里。
成何事:能有什么成就或作为。
寻君:寻找你。
碧湘:形容湘江水色碧绿美丽。
翻译
站在荔枝江边眺望北方,心中思绪万千。隔着大海无法寄送书信,上一次相见还是在汉阳。
这瘴气笼罩的村落人们早早起身,铜柱像被擦拭得闪闪发光。
身处此地不知有何作为,为寻访你我将渡过碧绿的湘江。
鉴赏
诗人栖蟾在这首《南中怀友生》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远方朋友的深切思念。"荔枝江上立,望北几思量"一句,设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诗人站在荔枝江畔,眺望着北方,心中充满了对亲友的思念和牵挂。这里的“荔枝江”很可能是南方的一条河流,其名称增添了一丝异域风情。
"隔海无书劄,前年在汉阳"两句,则进一步描绘出诗人与朋友之间相隔遥远,甚至无法通过信件交流的孤独感。汉阳作为地点,与荔枝江形成对比,强化了诗人的乡愁和友情。
接下来的“瘴村人起早,铜柱象揩光”两句,转而描写了一种生活气息,通过瘴村的人们清晨的忙碌,以及铜柱和大象在阳光下的景象,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的画面。这里的“瘴村”可能指的是南方某个地方,而“铜柱象揩光”则是一个富有想象力的意象,它不仅描绘了景色,也传达了一种力量与活力。
最后,“居此成何事,寻君过碧湘”两句,是诗人内心独白。诗人在异乡的生活虽然充满了自然美景,但却无法弥补对亲友的思念之情。这里的“碧湘”可能是指南方某个地方,诗人通过寻访朋友的行为,表达了自己渴望重逢旧友的心情。
总体而言,这首诗是一首表达乡愁与友情交织的情感抒怀之作。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精致描绘,以及个人内心世界的细腻展现,将这种复杂的情感状态表现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