栈道木偏桥易构以石俾安固永久
清 · 乔光烈
平时架飞梁,伐木跨危栈。
往来虽藉通,风雨亦多患。
常苦摧颓易,?阢骇相践。
岁时劳工徒,修役连夕旦。
何如计其安,坚脆易所便。
因之琢山骨,结构法初变。
庚庚复坦坦,漂摇幸无荐。
车马秦蜀交,虹蜺度天汉。
纪事成此章,所期久安晏。
往来虽藉通,风雨亦多患。
常苦摧颓易,?阢骇相践。
岁时劳工徒,修役连夕旦。
何如计其安,坚脆易所便。
因之琢山骨,结构法初变。
庚庚复坦坦,漂摇幸无荐。
车马秦蜀交,虹蜺度天汉。
纪事成此章,所期久安晏。
鉴赏
这首清代乔光烈的《栈道木偏桥易构以石俾安固永久》描绘了古代人们在险峻之地修建栈道的艰辛过程。诗中通过“平时架飞梁,伐木跨危栈”展现了工程的艰难,强调了栈道建造对于交通的重要性,但同时也揭示了其在风雨中的脆弱和频发的危险。“常苦摧颓易,?阢骇相践”进一步描述了栈道易于损坏,行人车辆常受惊吓的场景。
诗人反思过去单纯依靠木材构建的不便,提出“何如计其安,坚脆易所便”,主张以石为材料,以求稳固长久。这种转变“因之琢山骨,结构法初变”,使得栈道更为坚固,免于风雨侵袭。“庚庚复坦坦,漂摇幸无荐”表达了对新构造栈道的欣慰,认为它能抵御风浪,保障交通畅通。
最后两句“车马秦蜀交,虹蜺度天汉”描绘了栈道连接秦蜀两地的壮观景象,如同彩虹横贯银河,象征着交通的便利。整首诗以纪事的形式,表达了作者对于栈道改造后能够带来长久安宁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