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初十日丝雨有加赏析

初十日丝雨有加

明 · 郭之奇
竟日千丝袅,为春一片菲。
谁拈条绪出,每向甲勾微。
物色初牵惹,时光久渴饥。
轻寒重洗发,新润且几希。
小径思红软,荒郊任绿肥。
山临招翠滴,花远惜香违。
飘泊从羁旅,周遮觅艳妃。
如分还自合,已散复相归。
渐至黄昏刻,全销碧落晖。
金刀难独剪,玉漏转同飞。
将使六街月,愁看孤客帏。
潇潇清夜湿,惟许梦魂依。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初十日细雨连绵的情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雨中万物的微妙变化和情感的细腻波动。

首句“竟日千丝袅”描绘了雨丝如缕,缠绵不绝,整日弥漫在空中,营造了一种朦胧而悠长的氛围。接着,“为春一片菲”则点明了春雨的特点,它滋润着大地,孕育着生机,是春天的象征。

“谁拈条绪出,每向甲勾微”两句,运用拟人手法,将雨丝比作细线,轻轻勾勒出春的轮廓,表达了对春雨细腻入微的赞美。

“物色初牵惹,时光久渴饥”通过物与时间的对比,表现了春雨对万物生长的滋养,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轻寒重洗发,新润且几希”描绘了雨后空气的清新,以及万物在雨水的洗涤下焕发出的新生命气息。

“小径思红软,荒郊任绿肥”通过小径与荒郊的对比,展现了雨后自然界的生机勃勃,无论是繁华还是荒凉之地,都因雨水的滋润而充满活力。

“山临招翠滴,花远惜香违”则进一步描绘了雨中的山色与花香,山色因雨而更加翠绿,花香虽远却难以忘怀,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深感悟。

“飘泊从羁旅,周遮觅艳妃”表达了诗人虽身处异乡,但依然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即使是在漂泊中,也渴望找到心中的那份艳丽。

“如分还自合,已散复相归”这两句富有哲理,表达了事物的分离与重聚,如同雨后的万物,虽然暂时分散,但最终会再次汇聚,展现出生命的循环与和谐。

“渐至黄昏刻,全销碧落晖”描绘了雨后黄昏的景象,雨水洗净了天空,夕阳的余晖洒满大地,营造了一种宁静而美丽的画面。

“金刀难独剪,玉漏转同飞”运用比喻,将时间比作难以割舍的金刀和不断流转的玉漏,形象地表达了时间的宝贵和流逝的不可逆转。

“将使六街月,愁看孤客帏”则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即使在月光下,也难以排解内心的孤独和忧愁。

最后,“潇潇清夜湿,惟许梦魂依”描绘了夜晚的雨声,仿佛只有在梦中才能找到慰藉,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与梦境之间界限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对雨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时间、人生等多层面的深刻感悟,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哲思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