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兼济分教江阴
宋 · 袁说友
结交不在久,但问交者谁。
相从何用频,要以道谊期。
我初未识君,已诵班马辞。
太学金薤篇,烂若琳琅垂。
妙理溯家学,雄文想英姿。
天乎慰此心,而获亲芝眉。
一见语未尽,觉我骄气移。
荷君偶过听,得我嗟何迟。
我方缚微官,君亦居所疑。
于今五六年,见日常差池。
有时适相逢,一语不及私。
往往从容间,百篇惟新诗。
归来念所得,如日身亲之。
君将抱停涵,一洒澄江缁。
想君车马至,短褐环旌旂。
万口如一词,是曰得所师。
一斑见稍稍,士气今虹霓。
江城见儒英,而我失所资。
自惭索米久,不去今何为。
及瓜早归欤,问舍江之湄。
政须迩门墙,作意频追随。
穷达于其天,纷纷徒自欺。
买羊沽酒日,剖此胸中奇。
相从何用频,要以道谊期。
我初未识君,已诵班马辞。
太学金薤篇,烂若琳琅垂。
妙理溯家学,雄文想英姿。
天乎慰此心,而获亲芝眉。
一见语未尽,觉我骄气移。
荷君偶过听,得我嗟何迟。
我方缚微官,君亦居所疑。
于今五六年,见日常差池。
有时适相逢,一语不及私。
往往从容间,百篇惟新诗。
归来念所得,如日身亲之。
君将抱停涵,一洒澄江缁。
想君车马至,短褐环旌旂。
万口如一词,是曰得所师。
一斑见稍稍,士气今虹霓。
江城见儒英,而我失所资。
自惭索米久,不去今何为。
及瓜早归欤,问舍江之湄。
政须迩门墙,作意频追随。
穷达于其天,纷纷徒自欺。
买羊沽酒日,剖此胸中奇。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久:时间长。交者:交往的人。
频:频繁。
道谊:道义。
班马辞:比喻高超的文辞。
金薤篇:太学中的优秀诗篇。
琳琅:形容美好。
溯:追溯。
雄文:雄壮的文章。
芝眉:比喻贤士。
骄气:傲慢之气。
嗟:感叹。
微官:小官职。
差池:不一致,疏远。
旌旂:旗帜。
师:老师,榜样。
士气:士人的精神风貌。
儒英:儒雅的精英。
索米:比喻求学或求助。
及瓜:指任职满期。
迩门墙:靠近老师的门墙。
穷达:困厄和显达。
剖:揭示,表达。
翻译
交友不在乎时间长短,关键在于对方是谁。频繁交往并非必要,重要的是以道义相待。
我初次遇见你,已读过你的班马辞章。
太学中的金薤篇章,光彩照人如同美玉。
你的高妙道理源自家学,你的文章充满英雄气概。
上天如此慰藉我心,能与你相识实属幸运。
初次交谈未尽兴,我感到自己的骄傲被你消磨。
感谢你偶尔来访倾听,让我感叹相见得太晚。
我正忙于微小的官职,你也身处疑虑之中。
如今已过去五六载,我们的日常渐行渐远。
有时偶然相遇,我们不谈私事,只论诗歌。
在闲暇时分,你总是带来新的诗篇。
回想起我们的交流,如同亲身经历。
你将怀抱深沉,洗净我心中的尘埃。
想象你驾车而来,简朴的衣着映衬着旗帜。
众人皆赞你是良师,一言一行皆有教益。
你的风采如同一道彩虹,激励士人的精神。
在江城见到众多儒雅英才,我却失去了依靠。
长久以来我自感惭愧,今日为何还不离去。
到了瓜熟之时,就尽早归去,在江边寻找住处。
应靠近你的门墙,频繁地向你学习。
无论顺境逆境,都是天定,不必自我欺骗。
每日买羊烹酒,只为剖开心中的奇思妙想。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袁说友的作品《李兼济分教江阴》,表达了对朋友李兼济的敬仰和友情的深厚。诗中,作者强调了真正的友谊不在于交往时间长短,而在于交往者的品质和道义。他提到初次相见就对李兼济的才华印象深刻,对方的文章深得班马遗风,显示出卓越的文学才能和家学渊源。两人虽各有官职在身,但见面时常常谈论诗歌,而非个人琐事,这种纯粹的学术交流让作者感到受益匪浅。
诗人感慨自己未能常伴左右,而李兼济的学问如同澄清江水,洗涤了自己的心灵。他期待着李兼济的到来,想象着他乘车马而来,众人皆赞其为师。诗人认为,通过与李兼济的交往,自己的士气得到了提升,但也意识到自己在学问上有所不足,自愧不如。最后,他表达了希望早日结束任期,回到江边,亲近李兼济,进一步学习他的学问。
整首诗情感真挚,赞美了友情和学术追求,体现了宋代理学背景下对人格修养和学术传承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