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安福彭文昌春风楼二首(其一)
宋 · 杨万里
沂水何人解问津,楼中蠹简拂蛛尘。
杏花坛下朱弦瑟,十指风生别是春。
杏花坛下朱弦瑟,十指风生别是春。
注释
沂水:古代河流名,这里代指文化或学术氛围浓厚的地方。问津:询问渡口,比喻寻求知识或探索真理。
蠹简:泛指破旧的书籍,这里指古籍。
蛛尘:蛛网上的尘埃,形容久未被打理的景象。
杏花坛:古代文人雅士常聚之地,此处象征高雅的文化环境。
朱弦瑟:红色的琴弦,泛指精美的乐器,也寓指高雅的艺术。
十指风生:指尖轻盈地弹奏,形象描绘音乐的灵动。
别是春:不同于寻常的春天,可能指心灵的春天或艺术的春天。
翻译
沂水边有谁懂得寻求知识,楼中的古籍被尘埃覆盖着蛛网。在杏花坛下,琴瑟和鸣,十指轻弹,另有一番春天的韵味。
鉴赏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静谧的图景,诗人在提问沂水边上的渡口是否有人看守,同时也描写了自己所处的楼中环境,蠹简拂去蛛网的尘埃。杏花坛下,朱弦瑟的声音悠扬,十指轻拂弦线,风生自指尖,与春天特有的生机相得益彰。
诗中的意境十分清新脱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描绘,也透露出一份超然物外的情怀。通过对环境细节的捕捉,诗人传达了一种淡泊明志、超脱尘世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