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李赞侍御
唐 · 王建
同受艰难骠骑营,半年中听揭枪声。
草头送酒驱村乐,贼里看花著探兵。
讲易工夫寻已圣,说诗门户别来情。
荐书自入无消息,卖尽寒衣却出城。
草头送酒驱村乐,贼里看花著探兵。
讲易工夫寻已圣,说诗门户别来情。
荐书自入无消息,卖尽寒衣却出城。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同受:共同承受。艰难:困苦、艰辛。
骠骑营:指精锐的骑兵部队。
半年中:在这半年的时间里。
揭枪声:枪声频起,表示战斗频繁。
草头:草丛中,此处可能指隐秘或简陋的环境。
送酒:此处或有借酒消愁之意。
驱村乐:可能是试图摆脱农村生活的单调与艰苦。
贼里:敌人内部,敌方地域。
看花:赏花,这里可能指在紧张的环境中寻找片刻宁静。
著探兵:派遣侦探士兵,进行侦察。
讲易:研究《易经》,中国古代的一部哲学典籍。
工夫:时间与努力。
寻已圣:似乎已经达到圣人的境界,形容研究深入。
说诗:讨论、讲解诗歌。
门户:派别、方法。
别来情:与过去的情感有所不同,可能指见解或心境的变化。
荐书:推荐信,用于向他人推荐自己或他人。
自入:自己呈递,主动提交。
无消息:没有得到回复或结果。
卖尽:全部卖掉。
寒衣:冬季的衣物,此处象征生活必需品。
却出城:决定离开城市,可能去寻找新的机会。
翻译
共同经历艰难的骠骑军营,在这半年里常听到枪声响起。在草丛中送酒以驱赶乡村的忧愁,潜入敌方窥探时仍不忘赏花。
研究《易经》的功夫深似已至圣境,谈论诗学时情感与以往大不相同。
推荐信自己送出去后便没有了回音,卖光了过冬的衣服又毅然离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士人在边塞之地的生活片段,诗中充满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战争生活的无奈感受。开篇“同受艰难骠骑营,半年中听揭枪声”两句,形象地表达了边疆军营的艰苦与战乱频仍的氛围。
接下来的“草头送酒驱村乐,贼里看花著探兵”两句,则展示了诗人在战争环境中寻找一丝慰藉和乐趣,同时又不得不保持警觉去侦察敌情。这里的“草头送酒”,可能是指边塞之地的人们以草为堆,堆上放置酒食,以此来欢聚庆幸;而“贼里看花著探兵”则透露出诗人在享受自然美景时,也必须担负起侦察敌情的任务。
“讲易工夫寻已圣,说诗门户别来情”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古代圣哲的研究和对诗歌艺术的追求,同时也透露出了他与朋友之间因为离别而产生的情感变化。这里的“说诗”,可能是指诗人在闲暇时光里吟咏诗词,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最后,“荐书自入无消息,卖尽寒衣却出城”两句,则写出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深,以及为了生活所迫不得不做出的困难抉择。这里的“荐书”,可能是指诗人通过信函等方式向朋友倾诉心声,但却久无回音;而“卖尽寒衣却出城”则表现了诗人为生计所迫,甚至要变卖冬日衣物以换取生活所需。
总体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边塞军人的艰苦生活,更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揭示了诗人复杂而丰富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