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族父国子先生七十又一寿作(其三)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耳聋休叹鹿皮翁,肉角生时听自聪。
菰米食甘何用白,芙蕖衣好不嫌红。
能歌风雅惟三楚,解注离骚是八公。
分我枕中鸿宝术,青丝丫髻两还童。
菰米食甘何用白,芙蕖衣好不嫌红。
能歌风雅惟三楚,解注离骚是八公。
分我枕中鸿宝术,青丝丫髻两还童。
鉴赏
这首诗以对族父国子先生的深情厚谊为背景,表达了对长者的敬仰与祝福。诗人通过对比“耳聋”与“鹿皮翁”的形象,巧妙地传达了对老人智慧与内心的肯定,即便年岁已高,心灵依旧敏锐,听闻世界的声音。接着,以“菰米食甘何用白,芙蕖衣好不嫌红”两句,运用自然界的物象,寓意生活中的淡泊与随性,不必过分追求外在的完美,内在的满足与快乐才是真谛。
“能歌风雅惟三楚,解注离骚是八公”,这两句赞美了国子先生的文学才华与深厚的学识,将他比作能歌善舞的楚地才子和精通《离骚》的学者,展现了他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传承。最后,“分我枕中鸿宝术,青丝丫髻两还童”则表达了希望老人能够分享他的智慧与长寿秘诀,让自己的精神和外貌都能保持年轻,充满了对长寿与智慧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寓言丰富,既是对长辈的颂扬,也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了明末清初文人对传统美德与个人修养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