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草堂杂兴十首(其七)赏析

草堂杂兴十首(其七)

明 · 董纪
我亦西郊有草堂,时从野老话农桑。
匏瓜足食何忧馑,檿柘新栽莫漫伤。
架上法书兼魏晋,案閒诸子杂荀扬。
朝耕夜读吾儒事,可不焚膏继夕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居住在西郊草堂的生活情景,充满了田园牧歌式的宁静与和谐。首句“我亦西郊有草堂”,直接点明了诗人的居所,一个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的地方。接着,“时从野老话农桑”一句,展现了诗人与当地农民交流的情景,体现了他对农业生活的关注和尊重。

“匏瓜足食何忧馑,檿柘新栽莫漫伤”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以匏瓜(葫芦)象征充足的粮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富足的满足感;同时,通过新栽的檿柘(一种树名),暗示了对未来发展的期待,即使面对可能的挫折,也保持乐观的态度。

“架上法书兼魏晋,案閒诸子杂荀扬”则展示了诗人的文化追求,他不仅热爱自然,还酷爱阅读,收藏了魏晋时期的书法作品,以及诸子百家的著作,特别是荀子和扬雄的作品,体现了他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传统经典的敬仰。

最后,“朝耕夜读吾儒事,可不焚膏继夕光”两句,总结了诗人的生活方式——白天耕作,夜晚读书,这是儒家学者的理想生活状态。诗人通过这两句话,表达了自己对这种理想生活的执着追求,同时也强调了勤奋学习的重要性,即使是在夜晚,也要借着油灯的微光继续学习,追求知识的光芒。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描绘了诗人宁静而充实的生活,还体现了他对自然、文化、学习的热爱与追求,是一首充满生活哲理和个人情感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