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底柱鸣澜赏析

底柱鸣澜

元末明初 · 王翰
一柱亭亭似削成,峡深云冷古苔青。
洄波浮沫双轮转,巨浪漂山万鼓鸣。
鬼凿尚留神禹迹,龙图高拱帝虞灵。
知今圣代当呈瑞,直待何年始见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底柱山的壮丽景象与历史韵味,诗人王翰以雄浑的笔触,将自然景观与神话传说巧妙融合,展现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历史文化的深刻思考。

首联“一柱亭亭似削成,峡深云冷古苔青”,开篇即以“一柱”形象地描绘出底柱山的挺拔与独特,仿佛是大自然精心雕琢的艺术品。山峰直插云霄,周围云雾缭绕,增添了几分神秘与冷寂,而古老的苔藓在岩石上蔓延,更显岁月的痕迹,展现出一种古老而深邃的美。

颔联“洄波浮沫双轮转,巨浪漂山万鼓鸣”,进一步描绘了底柱山周围的动态景象。江水回旋,泡沫翻腾,仿佛是两轮转动的车轮,而巨大的波浪则如同万鼓齐鸣,声势浩大,生动地展现了水势的汹涌澎湃,同时也暗示了自然力量的强大与不可抗拒。

颈联“鬼凿尚留神禹迹,龙图高拱帝虞灵”,将神话传说融入其中,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内涵。这里提到的“鬼凿”可能是指古代传说中鬼神开凿山石的痕迹,“神禹迹”则是指大禹治水的传说,而“龙图”和“帝虞灵”则可能指的是与龙有关的神话故事和古代帝王的灵迹。这些元素不仅丰富了诗歌的想象空间,也赋予了底柱山更多的文化意义。

尾联“知今圣代当呈瑞,直待何年始见清”,表达了诗人对于当今盛世的美好祝愿,期待着未来能够见到更加清明、祥和的景象。同时,这一句也蕴含了一种对时间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理想世界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联想,展现了底柱山的壮丽景色及其背后的历史文化底蕴,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和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的向往。

词语解释

呈瑞的意思:犹呈祥。 唐 韩愈 《春雪映早梅》诗:“芳意饶呈瑞,寒光助照人。” 宋 柳永 《醉蓬莱》词:“南极星中,有老人呈瑞。” 明 陈汝元 《金莲记·重贬》:“有谁怜犴狴伤秋,还喜却熊羆呈瑞。”...

浮沫的意思:泡沫。 唐 清豁 《归山吟》:“聚如浮沫散如云,聚不相将散不分。” 宋 范成大 《刺濆淖》诗:“漂漂浮沫起,疑有潜鲸噀。” 郭希仁 《从戎纪略》:“ 渭河 南北沿路零星散乱,由东而西,如涨河之浮沫,一日夜直有至省城者。”...

高拱的意思:(1).两手相抱,高抬于胸前。安坐时的姿势。《墨子·非儒下》:“君若言而未有利焉,则高拱下视,会噎为深。” 汉 贾谊 《新书·权重》:“力当能为而不为,畜乱宿祸,高拱而忧其纷也。” 宋 王安石 《李璋下第》诗:“浩荡宫门白日开,君王高拱试羣材。”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五:“深居高拱,不如询访臣邻;批答详明,不若亲承颜色。”(2).高高凸起。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七》:“正殿之后,层臺高拱,上建 法云阁 。”...

高拱的意思:(1).两手相抱,高抬于胸前。安坐时的姿势。《墨子·非儒下》:“君若言而未有利焉,则高拱下视,会噎为深。” 汉 贾谊 《新书·权重》:“力当能为而不为,畜乱宿祸,高拱而忧其纷也。” 宋 王安石 《李璋下第》诗:“浩荡宫门白日开,君王高拱试羣材。”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五:“深居高拱,不如询访臣邻;批答详明,不若亲承颜色。”(2).高高凸起。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七》:“正殿之后,层臺高拱,上建 法云阁 。”...

洄波的意思:指回旋的流水。 清 褚人穫 《坚瓠二集·苜蓿烽》:“ 葫芦河 上狭下广,洄波甚急,不可渡。”...

留神的意思:[释义](动)注意,小心(多指防备危险或错误)。 [构成]动宾式:留|神 [例句]车辆很多;过马路要留神。(作谓语)...

龙图的意思:(1).即河图。 汉 应劭 《风俗通·山泽·四渎》:“ 河 者,播也,播为九流,出龙图也。” 南朝 陈 徐陵 《劝进梁元帝表》:“卦起龙图,文因鸟迹。” 唐 张九龄 《龙池圣德颂》:“浩浩洪水,包山襄陵, 舜 亦命 禹 , 夏氏 以兴,龙图龟书,二王是膺。”(2).借指神授的君权。 南朝 梁 江淹 《为建平王庆明帝疾和表》:“故 丹陵 之君,款金泥而谢贤; 嬀墟 之后,眷龙图而惭德。” 唐 张说 《大和舞》诗:“龙图友及,骏命恭膺。”参见“ 河图 ”。(3).天子的雄图。 唐 薛克构 《奉...

轮转的意思:◎ 轮转 lúnzhuàn[rotate] 使轮流交替;交替每种食品都轮转一下,这样每隔一段时间就能重复见到每种食品...

年始的意思:一年之始,岁首。《史记·秦始皇本纪》:“ 始皇 推终始五德之传,以为 周 得火德, 秦 代 周 德,从所不胜。方今水德之始,改年始,朝贺皆自十月朔。” 张守节 正义:“ 周 以建子之月为正, 秦 以建亥之月为正,故其年始用十月而朝贺。”...

神禹的意思:夏禹 的尊称。《庄子·齐物论》:“无有为有,虽有 神禹 且不能知,吾独且奈何哉。” 成玄英 疏:“迷执日久,惑心已成,虽有 大禹 神人,亦不令其解悟。” 金 王渥 《三门津》诗:“ 大河 三门 险, 神禹 万世功。” 明 高启 《石射堋》诗:“疑是 神禹 治水时,来教鬼射降妖精。” 胡小石 《犊儿矶水府寺宿》诗:“ 神禹 昔驱水,鸿濛万灵奔。”...

圣代的意思:旧时对于当代的谀称。 晋 陆云 《晋故豫章内史夏府君诔》:“熙光圣代,迈勋九区。” 南朝 梁 萧统 《<文选>序》:“故与夫篇什,杂而集之,远自 周 室,迄于圣代,都为三十卷,名曰《文选》云耳。” 唐 李白 《献从叔当涂宰阳冰》诗:“吾家有季父,杰出圣代英。” 清 金农 《新编拙诗四卷手自抄录付女儿收藏杂题》诗之一:“圣代空嗟骨相癯,常裁别体闢榛芜。”...

亭亭的意思:◎ 亭亭 tíngtíng(1) [erect;upright]∶高耸直立的样子亭亭净植。——宋· 周敦颐《爱莲说》亭亭独立。——明· 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亭亭如盖。——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2) [gracefull]∶形容女子或花木挺立秀气...

一柱的意思:(1).一根柱子。亦指象柱子的东西。 汉 王充 《论衡·谈天》:“石之质重,千里一柱,不能胜也。” 晋 张华 《博物志》卷四:“ 江陵 有臺甚大,而有一柱,众木共之。” 宋 周密 《齐东野语·雷书》:“ 大中祥符 间, 岳州 玉真观为火所焚,惟留一柱。”《宋史·乐志十七》:“设二十五弦,弦一柱,崇二寸七分。”(2).喻能担当重任,独力支撑局面的人。 唐 张祜 《读狄梁公传》诗:“五丁扶造化,一柱正乾坤。” 宋 王谠 《唐语林·豪爽》:“阁下为南溟之鹏,作中天之一柱。” 清 钱谦益 《吴门送福清...

禹迹的意思:见“ 禹迹 ”。亦作“ 禹跡 ”。1.相传 夏禹 治水,足迹遍于九州,后因称 中国 的疆城为 禹 迹。语出《书·立政》:“其克詰尔戎兵,以陟 禹 之迹。” 孔 传:“以升 禹 治水之旧迹。”《左传·襄公四年》:“芒芒 禹 迹,画为九州。” 唐 韩愈 《鳄鱼文》:“况 禹 迹所揜, 扬州 之近地,刺史县令之所治,出贡赋以供天地宗庙百神之祀之壤者哉!”(2).指 夏禹 治水的业绩。 北周 庾信 《周宗庙歌》之六:“功参 禹 迹,德赞 尧 门。” 唐 章孝标 《上浙东元相》诗:“何言 禹 跡无人继,万顷湖...

直待的意思:一直等到;直要。 唐 司空图 《杨柳枝寿杯词》之七:“直待玉窗尘不起,始应金雁得成行。”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四:“僧 可遵 者,诗本凡恶,偶以‘直待众生总无垢’之句为 东坡 所赏。”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直待我挂着拐帮閒钻懒,缝合脣送暖偷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