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壬子夏偶成赏析

壬子夏偶成

宋 · 李曾伯
心已灰如鬓已皤,迫人桑荫疾于梭。
更尝万事不为少,恍悟一身犹是多。
田里乞身斯可矣,功名到手竟如何。
公馀幸喜边烽静,且对樽前浩浩歌。

拼音版原文

xīnhuībìnrénsāngyìnsuō

gèngchángwànshìwèishǎohuǎngshēnyóushìduō

tiánshēngōngmíngdàoshǒujìng

gōngxìngbiānfēngjìngqiěduìzūnqiánhàohào

注释

心:内心。
灰:疲惫。
鬓:鬓角。
皤:白发。
迫人:紧迫。
桑荫:桑树下的阴凉。
疾于梭:比梭子还快。
万事:无数事情。
恍悟:忽然明白。
一身:自身。
田里:田间。
乞身:寻求解脱。
斯可矣:这或许可以。
功名:功名利禄。
到手:获得。
公馀:公务之余。
幸喜:幸好。
边烽:边境烽火。
静:平静。
樽前:酒杯前。
浩浩歌:放声高歌。

翻译

内心疲惫如同白发苍苍,世事紧迫如织机的梭子般快速。
经历过无数事,却仍觉不足,忽然明白自身其实还有很多。
在田间寻求解脱,这或许可以,但功成名就后又会怎样呢?
公务之余,幸好边境烽火暂息,暂且对着酒杯,放声高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饱经世事、心灰意冷的士人对功名利禄的反思与放弃。"心已灰如鬓已皤"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沧桑与外貌的衰老,"迫人桑荫疾于梭"则是比喻世事的变迁和时间的流逝,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更尝万事不为少"一句显示诗人对过去经历的反省,即便经历了无数的事情,也未曾真正获得什么。而"恍悟一身犹是多"则透露出一种超脱的心态,对于个人的身体和生命,虽已疲惫,但也感到还有剩余。

随后的"田里乞身斯可矣,功名到手竟如何"表达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淡然与放弃之情。"公馀幸喜边烽静"则是国家太平无战事,国泰民安,这也是诗人所喜闻的。而最后"且对樽前浩浩歌"则展现了诗人在和谐安宁的环境中,享受着酒宴乐趣,对生活保持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世事变迁以及功名利禄的反思,展示了诗人从追求到放弃,再到超脱和享受生活的精神过程。